第A04版:文化艺术·看非遗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刻刀纸上舞 万物皆入画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1年1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叶县纸上浮雕:
刻刀纸上舞 万物皆入画

杨国峰在创作纸上浮雕作品《昆阳之战》
叶县县衙
 

□本报记者 付文龙 文/图

在叶县,有这样一个人,他打破传统雕刻材质范畴,用刻刀雕刻,融合雕刻、绘画、书法等工艺手法,将绘画、书法乃至摄影作品通过转印或描图后雕刻在一种特殊的纸上,呈现出来的作品线条流畅、画面传神、对比强烈。2019年12月27日,他的“纸上浮雕”入选叶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月17日,记者在叶县县城见到了被誉为中国“纸上浮雕”第一人的杨国峰。

A

祖传雕刻 自学多门技艺

今年69岁的杨国峰现居叶县县城,老家在叶县邓李乡杜杨村。家里从祖上五代起就有人精通雕刻技艺,一直传承至今。“据老辈人讲述,我太老(祖父的父亲)是十里八乡闻名的匠人,精通泥瓦活、木工和雕刻,还会砖雕、绘画,村里谁家修房盖屋都会请他去。”

杨国峰说,到他的祖父杨群艺和父亲杨保申时,木雕技艺得以流传下来。“小时候,我常看父亲干活。”杨国峰说,一般木雕是先在木板上画出要刻的图案,再用锉、刨刃等工具雕刻成形,然后经过打磨、铺底、上漆等程序,最后用木胶、钉子将图案镶嵌到家具上做装饰。

耳濡目染,幼年的杨国峰熟悉了木雕制作的流程,也渐渐对雕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找来家里的断锯条,磨出尖刃,以此来当刻刀。自己也学着父亲的样子,在桐木板上画上“盒子枪”的形状,然后用刀雕刻出来,一把玩具枪就做成了。后来,识字多了,他还尝试过在萝卜、泥块上刻字。上初中时,他已经能熟练刻出一些图案、文字。“那时候看见啥都会琢磨‘这东西能不能刻’。”杨国峰说,在父亲的指导和自己摸索下,他逐渐掌握了扎实的雕刻基本功。

1975年参加工作后,他广泛涉猎,摸索着学习了书法和绘画,其中书法方面精通楷书、隶书、行书、草书、魏碑。另外,他还精通剪纸、篆刻等技艺。

在书画艺术上的摸索钻研也让杨国峰收获颇丰。1990年,他成为河南省硬笔书法协会会员;2007年9月,他获得河南省“庆国庆统战杯”书法展优秀奖;2009年至2011年,他的书法作品连续3年入选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群众书法展;2011年,他被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吸收为会员,被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资格委员会认证为民间剪纸工艺美术家;2013年,他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B

创新形式 纸上浮雕诞生

谈到如何创造出纸上浮雕这种全新艺术形式,杨国峰说,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遇。

2000年,在一次聚会中,一位朋友问道:“老杨,你在啥东西上面都能雕刻,你试过在纸上雕刻出东西吗?”一旁的朋友说:“纸那么薄,怎么能雕刻呢?中国这么大,能人这么多,要能刻成早就有人干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杨国峰说:“这个想法让我产生了好奇,很长时间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究竟纸上能不能雕刻?试了才知道。工作之余,他跑遍了叶县周边的书店、纸张门店,寻找适合雕刻的纸材,后来又去平顶山和许昌,“啥都试了,但没有一样能刻的,不是太薄就是太厚。”杨国峰说,纸上浮雕不同于剪纸,剪纸需要将纸镂空,而纸上浮雕是通过雕刻纸上层的颜色层,露出下面的部分,从而表达出线条和形状。“那时候,找到一种没尝试过的纸都很激动,结果一试,太软的纸一刻就透,太硬的纸刻不动,容易掉色的纸也不行。”杨国峰说,找了将近3个月,他觉得希望渺茫,产生了放弃的想法。

后来,在郑州一家大型纸张经销店里,他找到了理想的纸材。“这是我能找到的第66种纸张。这是一种红色白底卡纸,颜色牢固,上层的颜色没有渗透到下层,雕刻后可露出白底,线条鲜明,刻出来的作品也适合长期收藏。”杨国峰说。

最开始,杨国峰用自制工具创作纸上浮雕,“这是用缝纫机针改制而成的刻刀”。他拿着一个一端装着钢针的木柄工具对记者说,有时他也用钢锥或者有锐利小尖的刀片雕刻。不过这三种工具都不好用,雕刻速度慢不说,还容易割伤手。

经过不断摸索和探寻,杨国峰发现一种电磨非常好用。他拿起工作台上一把类似手电钻的工具说,这是他最常用的雕刻工具,“这叫模具电磨,可更换二三十种大小粗细不同规格的磨头,还可以控制转速,容易掌握力道”。经过不断钻研、革新后,他的纸上浮雕技艺变得成熟稳定,2012年,杨国峰的纸上浮雕获得国家专利。

C

屡创佳作 一发不可收拾

在杨国峰的家里,到处都可看到他的纸上浮雕作品,有的挂在墙上,有的摆在桌边,还有的卷起来放在一个房间里,这些作品有《清明上河图》《昆阳古八景》《叶县县衙》《十二生肖》《八骏图》,有伟人肖像,还有各种花鸟鱼虫等一百多幅。

杨国峰介绍,《清明上河图》是他2012年创作的大型作品。长8米、宽0.3米,宏大壮观、刻画细腻,将原作的气势、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作品花了我两年时间。”他说,创作时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平心静气、运刀自如,既要刻画出流畅的线条,还要保证纸张不被刻穿,全都得益于深厚的书法、绘画、雕刻功底。该作品在“2013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暨“中国开封首届工艺美术展”活动中获得银奖。

《昆阳古八景》是杨国峰的又一力作。作品长6米、宽0.3米,刻画了叶县古代的问津古渡、玩龙仙台、王乔飞凫、诸葛遗墟、石门嘉遁、欧阳故里、讲武高台、澧水长桥八处景观和与相关的诗句。

近日,杨国峰的纸上浮雕作品《莲年有鱼》还被选送参加2021年10月26日至10月31日举办的韩国手工艺品国际交流展,随后参加国内巡展。他正在创作纸上浮雕长卷《昆阳之战》,该作品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了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昆阳之战,作品长36米、宽0.3米,包含122幅图画和大量文字。这件作品从2016年开始策划准备,目前已创作了8米。

D

源自民间 期盼回归大众

“我的技艺源自民间,也希望回归民间。”杨国峰说,他希望有更多的展示作品的机会,比如非遗进校园、进乡村等活动。他还希望有更专业、经验更丰富的专业文化推广机构参与进来,又或者有一个固定的场馆可以展示包括纸上浮雕等在内的非遗文化,从而更好地将非遗文化传播出去。

说起收徒传艺,杨国峰的脸上透出一丝严肃。他说,近几年随着他的作品影响力逐渐扩大,有30多人提出要向他拜师学艺,他都拒绝了,“纸上浮雕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需要美术、书法、雕刻等多方面的深厚功底,得有手上、眼里、心里的功夫”,目前他还没有遇到这样的人。

“杨老师的纸上浮雕有传承,有创新,这是对传承非遗文化很好的榜样和借鉴。”叶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管非遗工作的产业发展股副股长叶华香说。近年来,该县文广旅局大力推动非遗项目开展进乡村、进校园、进广场、进文化站,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非遗宣传、展示展演等活动,举办了叶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拍摄非遗专题片在各个网络平台播放,每次活动都会邀请杨国峰等非遗传承人参加。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