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文化艺术·看非遗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宝丰烙画:火与纸碰撞的艺术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1年11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丰烙画:火与纸碰撞的艺术

11月16日下午,王付永在家中创作宣纸烙画《孔雀图》
王建峰创作的山水烙画
 

□本报记者 王春生 文/图

一把普通的电烙铁,加热后可以在宣纸上疾徐滑动,不用任何颜料,却如画笔一样,创作出各类生动形象、让人惊艳的画作。

这就是当下颇受推崇的烙画艺术。传统的烙画历史久远,相传起源于汉代,有烫画、火笔画、火针刺绣等诸多称谓,是流传在民间的一种珍贵画种。

如今在宝丰县,一些烙画创作者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已成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他们的烙画似浮雕、若国画,将火与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进而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境界,撑起了宝丰烙画这一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天地。

两麻袋葫芦烙画 几小时全卖出去了

“烙画是门古老的艺术,也是门很神奇的艺术。”11月16日下午,在宝丰县城一幢老旧的居民楼里,常年宅在家的烙画高手王建峰这样谈及他喜爱的烙画艺术。

今年52岁的王建峰看上去和善腼腆,说话时慢条斯理,但言语间透着不服输、对艺术执着痴迷的精气神儿。

王建峰居住的地方仅有几十平方米大,其中一个房间摆的全是他烙画所用的葫芦和宣纸,有些葫芦已蒙上了灰尘。他笑言,那些葫芦是前些年烙画用的,最近这些年他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了宣纸烙画上。

“在宣纸上烙画没有老师教,完全是靠自己慢慢琢磨的,刚开始练习时用过的宣纸就有一人多高。”他边说边用手举过自己的头顶比画着。

在王建峰的客厅里,他随手拿出一把自制的、看上去很简陋的电烙铁,调试温度后开始在一张宣纸上作画,随着他凝神熟练地起笔、转腕,不停地勾抹,约20分钟后,一只兔子灵动传神的眼睛跃然纸上。

“我画的是工笔烙画,要完整地画完这只兔子,得用两三天时间。”王建峰说。

对于如何爱上烙画创作,王建峰说,他自幼喜爱绘画,“小时候看画本爱画着玩,喜欢哪些画就学着画。”1999年,有着十年从军经历的他回到宝丰粮食系统就职,几年后下岗,他有了大量时间进行绘画,其间他受亲友指点开始接触葫芦烙画,没想到一画就有了很大兴致。

“一开始画得不好,都送人了,让人来挑毛病,这样进步挺快的。”一年多后,他的葫芦烙画已被人看好。2006年春节前后,一位开画廊的朋友建议他可以卖烙画了。

这一年的马街书会上,他带着自己辛苦创作的两麻袋葫芦烙画去卖,一个葫芦烙画能卖二三十元,没想到四个多小时全都卖完了。这一笔意外的卖画收入缓解了他几年来较为窘迫的生活困境,也让他对从事烙画创作更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在葫芦烙画技艺日渐成熟时,他开始尝试宣纸烙画,近几年来成绩不俗。如今,他已是宝丰烙画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他在国画创作、泥塑方面也多有涉猎,有多幅国画作品在省级美术展上获奖,去年跻身省美协会员行列。

B

三年画出《清明上河图》 长卷烙画技艺惊人

家住宝丰县城育英路2号院的王付永也是一位烙画高手。身为宝丰烙画市级非遗文化传承人,他接触烙画已有40多年,创作的烙画作品有千余件。

今年61岁的王付永已从宝丰一家酒企退休,在他偌大的创作室里,摆放着为数众多的各类烙画作品,其中不乏灵动的虾、可爱的鸟、展翅欲飞的鹰、笑容可掬的弥勒佛等小幅画作,而让人惊叹的是他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八十七神仙》《二郎搜山图》等多幅长卷画作。

王付永老家在郏县堂街镇,他上中学时就开始跟随镇里的绘画老师学画,高中毕业后来到郏县工作,业余时间一直不断作画。

在他看来,上世纪80年代宝丰、郏县画烙画者很多,他也跟着学画烙画,但后来市场不景气,画烙画者就渐渐少了。

尽管如此,他却一直坚持在画。一开始在木板、葫芦上画,后来在厚素描纸上画。1991年,他尝试在加厚的宣纸上画。“当时没人这样画烙画,用二三百摄氏度的电烙铁在宣纸上画,一不留神宣纸就被烧煳了,当时感觉可失败,但我就是要坚持,有时一天能画十几个小时。”王付永说。

“他画烙画入迷哩很,很多时候吃饭要喊他好几次,吃完后又继续画。他喜欢画,这是好事,我也支持他画。”王付永的妻子赵翠云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王付永在宣纸上烙画的技艺显著提高,除画小幅烙画外,他还开始尝试创作长卷宣纸烙画,其中长达11米的宣纸烙画《清明上河图》前后花费了三年时间。

王付永拿出珍藏在家的这幅巨作,画面上热闹的集市、纵横的街道,难以尽数的树木、房屋、船只、车马等完美展现,各式人物栩栩如生,“上面的人物有五六百个,任何一处画不好都会前功尽弃,创作时真是压力很大,极考验功力和耐心,好在我坚持下来了,画成后感觉画技进步了,内心也很踏实。”谈及几年前的创作,他欣慰地说道。

最近几年,王付永创作的一些宣纸烙画长卷已声名在外,外地一些烙画爱好者愿意出高价收购《清明上河图》等长卷作品,但都被其婉言谢绝。王付永说,这些作品凝结着他的很多心血,“不舍得卖”。

C

烙画需传承与发展 他们愿无偿教学

“烙画可以说是一种很神奇的稀有画种,这种民间艺术也是中国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需要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宝丰县非遗中心负责人郭敬伟说,烙画这门历史久远的技艺,如今已演变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一门独特艺术,并真正能体现出民间美术的艺术创造力,因此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保护。烙画此前已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宝丰烙画也已成为市级非遗项目。

郭敬伟表示,下一步将通过办培训班、搞展览等多种形式让更多人认识、了解烙画的魅力,以便让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更大限度地得以传承与发展。

王付永、王建峰等烙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说,学习烙画的过程艰辛且枯燥,仅仅是电烙铁运用到熟练自如的程度,就需要两三年时间,同时初学者还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能力,这也让很多初学者望而生畏,但如果能真正沉下心去学,假以时日,终会有所收获。

如今,经过多年努力、探索和积累,一把电烙铁在王付永、王建峰等烙画高手手里已经变成了画笔,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烙出自己想要的画面。

“烙画也是有灵魂的,要掌握技法不断创新,那样才能延续烙画的生命。”王建峰说,尽管他在烙画创作上有了一些成绩,但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仍要付出更多努力,继续搞好研究创新,做好传帮带,以期把这项民间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

王付永、王建峰表示,只要有人愿意学,他们都会无偿地教,力争更多有识之士加入传承烙画艺术的队伍中。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