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化艺术·看非遗
3上一版  下一版4
 
巧手塑百态 执笔绘众生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1年1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郏县泥塑彩绘:
巧手塑百态 执笔绘众生
□本报记者 朱碧琼 文/图
▲李国志给作品上色
◀不同时期的苏东坡泥塑彩绘作品
形态各异的人物塑像
 

掉漆的老式家具、粗糙的水泥地、断了靠背的椅子……走进郏县安良镇丁庄村这间临街而建的房屋,你会不由自主地沉静下来,不是因为这些岁月的痕迹,而是因为扭头那一瞬间的惊喜。

进门右手边,靠墙的绿色斗柜和玻璃展柜上,60余件泥塑彩绘作品自成一个世界:慈眉善目的观音、持刀奔跑的武士、抱笛骑牛的牧童、拄拐远望的母亲……特别是那些身穿黑白红蓝等鲜艳服装的泥人,一个个精致繁复的京剧扮相让人忍不住按下相机快门。

“红墙半旧粉墙新,泥塑金涂各有神”。这些泥塑色彩浓淡适宜,细节繁简有度,从动作到眼神,个个活灵活现。听到夸赞,74岁的郏县泥塑彩绘第四代传承人李国志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这些都是旧作,要是拍照的话,去县博物馆吧,我的作品正在那里展出。”

作为市级非遗传承人,李国志50多年来与泥为伴,一块块普通泥巴在他的巧捏把玩中涅槃重生,变成一件件生动的艺术品,助力郏县泥塑彩绘这项古老的民间技艺绽放出夺目光彩。

A 泥塑彩绘历史悠久

“这里的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李国志告诉记者,泥塑彩绘是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而成,或素或彩。他指着那个京剧扮相的黄衣泥人说:“你看,这是黄忠,我做的五虎上将之一。”

郏县泥塑彩绘分为大型泥塑彩绘、小型泥塑彩绘和布艺泥塑彩绘三种,这些穿衣服的泥人属于布艺泥塑彩绘,主要以《杨家将》《三国志》等历史人物为主。介绍起自己的专业,李国志表情变得生动,眼中也泛起光彩。即使没有听清楚记者的问题,他依然侃侃而谈。他说,提起泥塑彩绘,很多北方人都会想到天津“泥人张”,很少有人知道,郏县的泥塑彩绘技艺同样历史悠久。

郏县泥塑彩绘源于新石器时期,境内的太朴寨遗址、轩辕钧天台遗址、后庄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彩陶,经专家考证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周文化的产物。郏县泥塑彩绘分布在郏县茨芭(古称钧台乡)、安良、薛店、冢头、堂街、城关等乡(镇),后来部分乡(镇)相继失传,1985年至今主要在安良镇丁庄村和茨芭镇齐村传承。因传承宗谱散失,有记载的是自清光绪年间,至今已传承五代。

百余年的传承造就了独特的艺术魅力,2013年,郏县泥塑彩绘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平顶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李国志进入泥塑彩绘这一行,一半是家学渊源,另一半则是机缘巧合。李国志的祖父李祥、父亲李振甲都是老手艺人,分别为郏县泥塑彩绘的第二、三代传承人。20多岁时,李国志和朋友一起到禹州市神垕镇做工。当时流行做造型,他试着捏了一些小孩拳头大小的泥猴,晾晒时被老板发现了,老板既惊讶又欣赏。后来泥猴制作完成,被老板放到了烧制好的彩色假山上,瞬间引领了新潮流。“从那以后,神垕街好多假山上都站着猴子”。

从此,李国志一头掉进了泥塑彩绘“坑”里,开始认真学习祖传技艺。可能是与猴子有缘,若干年后,李国志创作的1.3米高的孙悟空塑像烧制成钧器后,被六小龄童收藏。

“现在儿子的水平已经超过我了。”提起儿子、郏县泥塑彩绘第五代传承人李晓伟,李国志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笑得很是自豪。

B 潜心守艺五十余载

郏县泥塑彩绘工艺复杂,小型的要经过捶、打、摔、揉、制模、翻模、脱胎等几十道工序,大型的更是需要上百道工序。“一件作品从选料到成品,最少需要两天时间。此前我创作的3米多高的大象,用时25天,如今放置在郏县文庙东院的魁星楼。”李国志说,泥塑彩绘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主要分为取材、塑形、着色三部分。

在取材上,要选择黏性强、含沙少的泥土,淘洗干净用纱布过滤、沉淀、晾晒,然后加入棉花、谷草等纤维增加韧性,才能变成可用的泥料。

塑形是工序中最重要的环节,奠定了整个作品的比例和特点。李国志说,首先要构思好内容,做到胸有成竹,然后借助双手和工具的恰当配合,将构思变为现实。只见刻刀、旋刀、剪子、镊子等工具在他手中格外乖巧,随着他那粗糙的手指灵活翻动,或勾或挑或抹或搓,就像变魔术一样,小苏东坡泥人很快有了表情。“上手不难,但需要极大的耐心。人物表情、肌体轮廓、衣纹转折等每个细节,都要细细打磨。”

三分塑,七分彩。泥塑彩绘的着色也称“装銮”,即运用绘画的技法,为成型的泥坯添加丰富的细节。“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李国志说,彩绘的颜料要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说话间,李国志拿出颜料为小苏东坡上色,他表情专注,不一会儿,小苏东坡就变得气韵生动。正如东晋画家顾恺之所说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李国志告诉记者,“泥塑彩绘能否活过来,全靠人物最后的点睛之笔”。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随着古建筑修复工程的增多,李国志经常受邀出去“做活”。他创作的琉璃件猫头、张嘴兽、二龙戏珠等,远销山西、陕西、山东等地。2014年,他还受邀到陕西汉中市肖家庄教授琉璃瓦工艺。李国志每次外出工作,总不忘寻访请教当地的老匠人,他爱思考、勤琢磨,硬是凭着初小的文化水平,啃下了许多资料。时至今日,他依然坚持学习,“上网、看书、看报”。除了潜心守艺50多年,他还将自己辛苦摸索的“门道”无私地传授给徒弟们。

“经常有人从外地跑来买我的作品。”前两年,市区一所学校买走了李国志的一大批作品。景区的小贩也常来他这里进货。每年春节前后,他的泥塑彩绘都卖得特别好,“北街的,南街的,大家都来买。”李国志说,他的作品曾在省、市级博物馆以及北京的博物馆展出,能够获得大家的肯定,直接或间接地宣传郏县文化,“很有成就感”。

C 有参与才会有传承

2016年7月,市非遗中心到郏县文庙,对郏县泥塑彩绘进行抢救性录制保护工作,重点采访和拍摄传承人李国志,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建立了传承人档案。

抢救性记录只是手段,传承发展才是目标。如何让古老的非遗手工艺飞入寻常百姓家,优雅地“活”在当下,是亟须解决的难题。

李国志说,他曾在三苏园还原东坡中年布衣像,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他还在家中办作品展,吸引年轻粉丝关注非遗。在郏县博物馆,记者见到了李国志的作品《领到养老金》,一个老汉眉开眼笑嘴上翘,右手竖着大拇指,喜气扑面而来,很有时代气息。还有手持书卷的大眼萌娃苏东坡,据说是根据其幼时画像所制,在景区销量不错。这些都是李国志努力契合当代审美、挖掘本土文化而呈现出的作品,“不能让这个社会把自己甩得太远。”李国志说。

“参与是最好的传承。”郏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李春艳说,此前该局组织专业人员深入普查,对郏县泥塑彩绘的发展历史、制作技巧、生存状况等登记造册,并指导其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来吸引更多人关注、支持、学习泥塑彩绘,壮大从业队伍。“今后,我们还将建立传习所和体验馆,将泥塑彩绘展演搬进中小学校,在青少年中播下希望的种子,使这项技艺得到继承和发扬。”

“只要有人愿意学,我都会教。”李国志说,这是他身为非遗传承人的义务和职责。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