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文化艺术·看非遗
3上一版  下一版4
 
郏县大铜器舞:中国农民的迪斯科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1年1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郏县大铜器舞:中国农民的迪斯科

11月9日,邱宝军(左一)和薛宗峰(左二)来到渣园乡中心学校,指导孩子们练习大铜器舞。
11月9日,在郏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大铜器舞展览馆,邱宝军(左)和薛宗峰展示镲和铙。
 

□本报记者 刘蓓 文/图

“咚咚嚓,咚咚嚓……”11月9日下午2时40分,刚走到郏县渣园乡中心学校门口,就听到热闹的铜器乐声。这是“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国家级非遗项目郏县大铜器舞进校园的一幕。

A 起源:始于东汉 已有1800多年历史

郏县大铜器舞是以鼓、铙、镲、锣等乐器为主的集音乐、舞蹈、体育竞技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表现出和谐、健康、团结、喜庆的主题。听起来音律铿锵、风格粗犷,看起来场面壮观、气势恢宏,让人忍不住热血沸腾。

“说起郏县大铜器舞的由来,还有个历史故事呢!”11月9日上午,在郏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一楼的大铜器舞展览馆,郏县大铜器舞省级非遗传承人、今年65岁的薛宗峰说,郏县大铜器舞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晚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公元219年5月,曹操与刘备争霸天下,襄樊大捷后,曹操在郏县摩陂(今郏县长桥镇青龙寨)给将士们庆功。

“当时曹操请来郏县民间的几班打击乐队来表演助兴。”薛宗峰说,曹操发现这种形式很能鼓舞士气,就命宫中乐师对这些民间团体的演奏技艺进行整理和加工。这也初步奠定了郏县大铜器舞的基本表演形式。明清时期,郏县大铜器舞走向成熟,成为官府富户等助兴祈福、延纳寿吉的必备仪礼。此后,大铜器舞不仅在郏县境内广为流传,还辐射到周边地区,深受群众喜爱。

现在,郏县各村镇都有大铜器舞队伍,逢年过节和农闲时期,他们总会聚在一起敲起鼓、打起锣、跳起舞,为生活加点幸福和快乐。

B 特点:人多乐器大 表演震撼人心

今年63岁的邱宝军也是郏县大铜器舞省级非遗传承人,他与薛宗峰一样,从小就在大铜器舞的环境中“泡大”。“我们小时候过年过节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就是大铜器舞。”邱宝军说,耳濡目染,他对此也越来越喜欢。

邱宝军能熟练演奏各种乐器,比较拿手的是镲。镲的直径有42厘米,重5.5公斤,表演时要长时间举着,再加上有节奏地击打和各种舞蹈动作,对手臂力量要求很高。

但镲与铙比,还是小了不少,薛宗峰最擅长的乐器是铙。最大的铙直径62厘米,重达8公斤,正常人将它们举过头顶都有些困难。薛宗峰的个子不高,但常年的“举重”练习让他的身材变成了标准的倒三角,看起来很壮实。

除了镲和铙,大铜器舞里不可缺少的还有鼓。常见的鼓直径有1.2米至1.5米,最大的直径在2米左右。“那得4个人同时用一面鼓表演!”邱宝军说,大铜器舞的乐器种类多、花样多,想要演奏起来,需要十几人的组合。如果增加每种乐器的数量,甚至可以发展为上百人的大型乐队。

人多乐器大,就意味着动静也大。郏县大铜器舞音响浑厚,节奏明快,令人荡气回肠。作为从远古祭祀发展起来的仪式性锣鼓乐,郏县大铜器舞显现的就是庄严、气势和具有震撼一切魑魅魍魉的气概。

C 耀眼:三次夺冠 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郏县大铜器舞在国内崭露头角是在上世纪90年代。1992年,郏县大铜器舞代表河南省参加“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舞蹈节暨民间舞蹈节”大赛,荣获金奖。同年12月,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群星杯”评奖,郏县大铜器舞又获广场舞蹈金奖。1993年1月,郏县大铜器舞参加北京“龙潭杯”民间舞蹈大赛,再次夺魁。在这次比赛上,有国外舞蹈专家称赞大铜器舞是“中国农民的迪斯科”。

1992年在沈阳的那场比赛,是薛宗峰和邱宝军最难忘的时光。“当时我们的鼓声一起,全场几千观众瞬间就被震住了,一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呐喊声。那个场面真的令我们终生难忘!”薛宗峰说。

“如果当时有抖音,录下来发出去,点赞量肯定能有几百万!”邱宝军说,为了那次比赛,他们准备了半年时间。

“我个子不高,铙也比较沉,当时特别害怕老师们嫌我打得不好把给我刷下去。”薛宗峰回忆道,当时训练时,他们共选拔出几百人,最后只留下49人远赴沈阳参赛。为了抓住这次机会,他凌晨3点爬起来背曲谱,手被乐器磨出茧子、血泡也继续练习。“别以为大铜器舞只有咚咚嚓这一个节奏,现在我们有几十首曲谱呢!”

传统的大铜器舞曲谱有《得胜鼓》《长兴鼓》《狮子滚绣球》《呼雷炮》等,将这些曲谱了然于胸是他们的基本功。

夺冠以后,郏县大铜器舞声名鹊起,邱宝军和薛宗峰也跟随铜器舞队伍受邀到全国各地表演。北京、深圳、广州、桂林、成都……几乎全国各个省份,都留下了郏县大铜器舞的恢宏士气。

2007年,郏县大铜器舞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08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D 传承:根植于人民 传承进校园

从古至今,郏县大铜器舞无论是作为一种音乐形式还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它始终伴随着人民的生活,承载着人民的喜怒哀乐,在人民手中不断传承。如果说大铜器舞是“下里巴人”,原因就是它起源于民间,表演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表演者多为农民,而受众也是表演者周围的一般劳动者。目前,郏县大铜器舞非遗文化传承人也多为农民。

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邱宝军和薛宗峰都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希望更多年轻人参与大铜器舞的表演。“现在的表演者基本上年纪都在40岁以上,年轻人太少了。”薛宗峰说,年轻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或经商,接触大铜器舞的机会太少,传承已经有些人才断节。

但“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为郏县大铜器舞向年轻人普及创造了绝佳机会。郏县渣园乡中心学校是大铜器舞进校园的第一站,自2019年开始,学校每周开设一节相关课程,平时也会组织练习。“我们的学生每个人都会打大铜器!”渣园乡中心学校校长王卫信说,目前学校有100多人的铜器装备,今年争取再上100多套,“装备齐一个年级”。

渣园乡中心学校九年级学生蒋钇博今年15岁,是学校大铜器舞队伍中的一名鼓手。“感觉自己很厉害,情绪特别振奋,有激情,很开心”,说起敲鼓的感受,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很斯文的他眼睛里的神采早已跃出镜片之外。

“我们每年都会给各个乡镇的队伍更换和补充乐器、服装。如果县里有大型活动,也会给他们展示的平台,让大家重视起来。”郏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李春艳表示,目前,郏县境内所有乡镇都有自己的大铜器舞队伍,但无法形成规模,不能创造经济效益。下一步,他们将建立文化合作社,成立郏县大铜器舞表演队,将大铜器舞表演纳入商业机制,为表演者带来一定收入。此外,县里还会多举办有奖竞赛,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到非遗项目的传承中。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