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文化艺术·看非遗
3上一版  下一版4
 
种子作笔 五谷着色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1年11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种子作笔 五谷着色
他将杂粮变成艺术品
上图为刘铁见在创作五谷画《马到成功》,右图为成品
 

□本报记者 刘蓓/文 闫增旗/图

想画画就得有画笔、有颜料,你能想象吗?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五谷杂粮,也能被画成画,甚至能画出《蒙娜丽莎》等世界名画!

11月1日,在石龙区观湖路观湖佳苑,走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五谷画代表性传承人刘铁见的五谷艺术创作室,一幅幅极具乡村气息的五谷画映入眼帘,谷子、黍子、芝麻,甚至花草种子,经过刘铁见的加工,都神奇地变成了艺术品。

A 制作五谷画步骤繁复

五谷画是以各类植物种子和五谷杂粮为本体,通过粘、贴、拼、雕等手段,利用胶水粘贴而成山水、人物、花鸟等形状,再运用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手法,对其进行特殊处理所形成的图画。

刘铁见今年55岁,曾是石龙区一煤矿的下井工人。他自幼爱好美术,自2006年开始创作五谷画,已醉心其中16年。刘铁见作画80%都是用带壳的谷子、黍子,“这两种粮食颜色比较多,白、黄、红、黑等,能当个过渡色。如果把壳去掉,就没有颜色了”。他解释道,谷子和黍子因为品种不同、成熟时间不同,故颜色多些,成熟早的颜色偏深,晚的颜色偏浅。此外,谷子和黍子颗粒较小,作画效果更好。

制作五谷画第一个步骤就是选材。为了找到适合作画的粮食,刘铁见在生活中养成了寻种子的习惯。有时上网“淘”一些,有时去地里采一些,野菜籽、野草籽在他眼里都是宝贝。不过,我市本地的粮食并不适合创作五谷画。“咱们这儿的谷子、黍子颗粒大。”2012年,他还试着在老家农田种下从河北买来的种子。“种了一亩多谷子、黍子,长势还不错,收获不小,到现在创作室里还有没用完的呢!”刘铁见笑着说。

有了合适的粮食后,先用簸箕筛选出饱满的、外壳色泽鲜亮的粮食作为原材料,然后对其进行防腐、防虫处理,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五谷画如果想长时间保存,就要把防腐防虫工作做到位。”刘铁见说,粮食经过防腐浸泡后还要烘干,随后就可以作画了。五谷杂粮在绘制完成后,要经过清漆密封,才能达到不变形、不褪色、不虫蛀的效果,成为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在刘铁见的创作室,不同颜色的谷子、黍子、五彩米、芝麻等粮食被分装在圆柱形的瓶子里,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有上百个。

刘铁见说:“我们是根据粮食的本色来作画的,故成品不染色,也不褪色。”

B 遇到困难不低头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创作五谷画,刘铁见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最早制作五谷画时,刘铁见用的是KT板作画布,这种板子比较厚,镶嵌麻烦,最重要的是它“一摁一个坑”。“如果一幅画刚完成,手不小心摁到板子,那这幅画就毁了。”后来,经过多次摸索,刘铁见现在用的是卡纸,因为卡纸薄些,也不容易变形。

除了画布,胶水的选择也让刘铁见摸索了一年时间。“一开始不知道用啥胶水,就一种一种试验。”白乳胶、502胶水等他都尝试过,不是干得太快,没有时间粘谷子,就是干得太慢,粘上谷子后不容易定型。还有一些胶水性能不错,但气味刺鼻。

从2006年到2007年,经过近一年的不断试验,刘铁见终于配比出现在使用的胶水。“这是两种胶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的。”这种胶水无色无味,粘贴粮食紧实度很高。

石龙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大伟2007年时任石龙区宣传部外宣办主任,当时与刘铁见接触过。刘大伟说:“刘铁见是个很认真、爱钻研的人,为了创作五谷画付出了很多努力。”

C 耗时一年创作《愚公移山》

五谷画可以表现出油画、国画、装饰画、书法等艺术效果,包含山水、人物、花鸟等内容。在刘铁见的工作室,两面墙上挂满了他的作品,其中一幅大型作品《愚公移山》格外引人注目。

《愚公移山》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作品,五谷图版的《愚公移山》长1.4米,高0.63米。“这幅图人物表情各异、动作不一,人物皮肤需要通过同一色调的深浅变化去表现。”刘铁见说,人物素材特别难做,也特别耗费时间。一幅0.6米见方的作品,正常情况下大概需要一周就能完成,但大型作品则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这幅《愚公移山》是刘铁见2011年的作品,创作时花费了近一年时间。

“创作这幅画时,我得了颈椎病。”刘铁见说,以前作画,每半个小时就会站起来活动活动,但创作这幅画时,他一直沉浸其中,很多时候忘了时间,脖子实在疼得受不了了才休息一会。

《愚公移山》在今年河南省民间艺术大赛中荣获二等奖。此外,刘铁见的不少作品曾获得省级、市级大奖。《蒙娜丽莎》在2009年河南民间工艺精品展中获得金奖,《王者之风》在2013年中原六省民间艺术工艺美术展中获得银奖,《马到成功》在2018年我市首届“鹰城礼物”旅游商品大赛评选中获得一等奖……2013年,刘铁见被评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五谷画代表性传承人。

D 希望把五谷画传承下去

把民间的传统工艺做大做强,一直是刘铁见的心愿。闲暇时,刘铁见经常参加各类展会,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山东等地,都留下了他学习的身影。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与许多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熟悉五谷画。

自2019年开始,刘铁见在传统五谷画创作中加入了彩砂这一材质。“也算是一种创新吧!”他说,彩砂颜色艳丽,弥补了五谷颜色相对单一的缺陷,可以点缀在主题画面的背景中,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提起五谷画,刘铁见感慨良多。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的五谷画曾作为礼物送给外国友人;2010年平顶山市宝岛文化行,他的五谷画与鹰城的汝瓷、金镶玉一起被带到台湾,作为礼物送给台湾同胞。“这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鼓励。”刘铁见认为,创作五谷画最重要的就是耐心,而不少年轻人最缺乏的恰恰是耐心,他希望能将五谷画发扬和传承下去。

2008年至2011年,刘铁见先后收徒四五十人,但目前没有一个人从事相关行业。“创作五谷画耗时长,也无法批量生产,自然经济效益也上不去。”刘铁见认为,这是无人传承的最大原因。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孩子们也曾学过五谷画,但最终都放弃了。他将传承和发扬五谷画的希望寄托在孙辈身上,“但孙辈们都还小,希望以后会有人对这个感兴趣”。

“我支持他,无论以后如何,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把五谷画传承下去。”刘铁见的妻子段凤莲坚定地说。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