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严管厚爱:对民企负责人“尽量不捕不诉”
威胁饮水安全
电动车问题频发 当尽快形成治理思路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1年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动车问题频发 当尽快形成治理思路

 

所谓“积重难返”,问题一旦累积到一定体量,治理难度必然成倍增加

文┃光明

近期,电动自行车起火、自燃等问题频发,造成了不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电动车问题再度被置于舆论中心。就在9月20日凌晨,北京市通州区一小区发生火灾,5人失去生命。经初步调查,火灾系电动车锂电池在户内充电过程中爆炸引起。

我国电动车的社会保有量接近3亿辆,在城市的通勤作用巨大。这是我们看待电动车问题的基本前提:电动车的存在已经是个基本事实,它的作用短时间内不可替代。

正因为电动车广泛存在,它的问题也到了不可忽视的程度。就以电动车最常见的自燃、起火等问题为例,这本是电动车的质量问题,但在城市里,极有可能变成巨大的公共安全隐患。

针对电动车起火,现有的治理措施更偏向于风险回避。比如要求电动车不进电梯、不进家门,室外停放等。这些城市管理措施,是比较可行且相对权责清晰的方式,但还远谈不上万全,其间漏洞不少。

且不说千家万户的监管成本有多大,对诸如“拆下电池回家充”之类的土办法,也几乎无从防范。对于很多车主来说,充电桩的稀缺,室外停放空间的匮乏,也让他们不得不选择电动车上楼进家。

而问题源头——电池质量,更不能被忽视。无论如何强调电动车不上楼,终究也是对既存风险的回避,还不是源头治理。“电动车不上楼”本质上也是个消极办法,如果没有对质量的基本保障,上楼与否并不是风险产生的充分条件,在路上、在室外同样危险不小。就在两个月之前,7月18日杭州一电动自行车就在路上起火自燃,车上两人被严重烧伤。

基本的质量要求不应该被回避,对相关厂家追责、确保电池质量,才是更为根本的解决方式。2019年正式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新国标,也提高了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安全性能的标准。相应标准并不缺乏,但电动车电池问题依旧层出不穷,三无产品、私自改装等还远谈不上绝迹。

电动自行车发生事故,似乎鲜有对生产链条的大力追责,品牌是哪家、问题出在哪儿、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相关信息在舆论场上很少涉及。

当然,电动车的生产门槛较低,生产企业较多,小作坊大量存在,本身也给产品追责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但这与电动车无处停放、上楼进门难监管是类似的,都是由于电动车快速增长,公共资源难以应对所致。

所谓“积重难返”,问题一旦累积到一定体量,治理难度必然成倍增加。而按现有电动车的规模,问题恐怕已经相当严重,电动车和城市空间、城市安全的矛盾十分突出。对这一问题,不能只停留在“电动车不上楼”的道德倡导和“一事一议”的个案处理,应该尽快形成统一的治理思路。

除了电动自行车,近些年大量出现的老年代步车等也同样构成了对既有交通秩序、道路安全的冲击。类似这些问题都应该早做谋划,不能因为数量巨大、问题复杂等原因拖延不绝。电动车已经是教训,在“保有量3亿”的前提下再行治理,其难度是可以想见的。但无论如何,这个问题不能再拖,公共安全不可被悬于不可知的风险之中。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