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你好,小康——村庄故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杨李沟村:人居环境美 村民生活甜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1年9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李沟村:人居环境美 村民生活甜

村民在饲料加工厂打工
“孝道园”
驻村工作队队员张辉(左一)和村党支部书记郭银亮(中)查看果农种植的甜柿
 

□本报记者 胡耀华 文/图

9月的鲁山县张良镇杨李沟村,荷花盛开、桂花飘香。村前凉亭下,村民们在坐着聊天。村子后面山坡上,羊儿在悠闲地吃草,放羊的老汉坐在石头上哼着小曲儿……

近年来,在市卫健委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杨李沟村发生了大变化,曾经的贫困户有了自己的产业,村民们不出家门有钱挣。9月14日,记者赶赴杨李沟村,感受该村村民的幸福生活。

旧貌换新颜 人居环境美

杨李沟村辖8个自然村9个居民组,耕地面积980亩,农户435户1800多人。

昔日的杨李沟村不仅经济落后,环境卫生也差。“那时候遍地是垃圾,一到天热时到处臭烘烘的。”该村70多岁的陈老汉说,路是土路,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2015年,市卫健委选派工作人员张辉任驻杨李沟村第一书记。2017年,市卫健委又安排刘震任第一书记,与李大军、张辉及另外两名同志组成工作队,帮助该村脱贫致富。

为改善人居环境,市卫健委给该村先后协调上百万元资金,在村里整修了道路、打了深水井、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栽种了绿化树、架设了自来水管,解决了民生问题。

“这个地方原来是村里的垃圾场,现在改成了村文化广场,闲暇时节,村民们便会到广场上唱歌跳舞、自娱自乐,可高兴了。”正在树下乘凉的一名村民说,村上建设的“三座园”更是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村民说的“三座园”是指“孝道园”“乡愁园”和“农耕园”,系驻村工作队2019年投资建设的,在美化村子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游客。

“孝道园”位于村文化广场北边,园门前,一座用茅草搭建的门楼格外显眼。进入园内,一湾碧绿的荷塘映入眼帘。荷塘西北角是一座古朴的亭子,亭子旁边墙壁上,反映孝道故事的墙体画栩栩如生。

“孝道园”南边不远处,是“农耕园”和“乡愁园”。“农耕园”由一处农家院改建而成,园内摆放着犁耙、簸箕、桑叉等农具,旁边的墙壁上画着村民用牛耕地和打麦、扬场的劳动场面,还原了上世纪80年代农村典型的生产、生活情景。

“乡愁园”依河而建,整个园内由青砖铺地。园子中央有一石磨,周围则是用石头制作的圆形石凳,园子周围栽种着花草和绿化树。旁边农户家墙壁上,画着儿童推铁环和打陀螺等漫画,让人不觉间想起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儿童的生活。

种养又加工 能干加巧干

在杨李沟村村民委员会后面的山坡上,一群山羊正在吃草。羊群旁边,70多岁的张保安坐在石头上,时不时地哼上一段戏曲。

张保安3年前开始养羊,目前存栏40多只。像张保安这样靠养殖致富的农户在杨李沟村不下10家。

羊群不远处是一座饲料加工厂,十几名工人在忙着加工饲料。“现在是最忙的时候,三台机器几乎没停过。”加工厂负责人闫章青说,该加工厂是他2019年租赁村上的集体产业设立的,能粉碎饲料,还能帮助村民给花生脱粒,脱粒不仅免费,每公斤还补贴村民2毛钱,前提是脱粒后的花生秧给他留下。为鼓励村民到他这里脱粒,闫章青还举行抽奖活动,奖品有复合肥、盆子、花生糠、蚊香等。脱完粒后,闫章青便将这些花生秧加工成饲料,供自己养殖场(存栏200多头的养猪场)使用,或卖给其他养殖场。

“这个加工厂可不错,解决了我们一大难题。”张良镇陶庄村村民刘怀成说,他家每年都种花生,自从这里有了脱粒机,他年年来脱粒,不仅免费用,对方还给钱。

“自从有了这个加工厂,一天50元,不出家门也能挣钱。”正在该加工厂干活的赵丽民说,有时活儿多,有十几个人在这里帮工。

这个加工厂南边山坡上是一片甜柿园。园内,47岁的姜俊杰在忙着给甜柿树锄草。“特别感谢驻村工作队,让我拥有了这10亩果园。”望着硕果累累的甜柿,姜俊杰激动地说。

姜俊杰曾是村上的贫困户。2019年,张辉和村党支部书记郭银亮劝他种植甜柿,还协助他办理了4万元的小额贷款来养羊,因为羊粪可以给果树当饲料,不仅省了肥料钱,还能改善甜柿口感。

更让姜俊杰感到高兴的是,栽种的甜柿子苗还不要钱,由市卫健委免费提供。栽种树苗时,市卫健委派出工作人员与驻村工作队队员一起下地帮着干活。姜俊杰说,今年树小,产量不是很高,明年效益肯定不错。

其实,像姜俊杰这样的农户在杨李沟村有很多。“想想以前,看看现在,日子真是好哩。”村民罗永志说。

罗永志曾经也是贫困户,之后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养鸡又养羊。后来为改造人居环境,他卖掉了羊和鸡,走上了种养加工的致富路。

“现在种地十多亩,有自己的地,也有别人的地。”罗永志说,去年种红薯多,学会了粉条加工,仅此一项就收入2万多元。

也是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2019年,罗永志又种植了十几亩黄桃,今年就见到了效益。

“以前是种红薯卖红薯,东西卖不少,赚钱并不多。去年俺把红薯进行深加工,做出来的纯红薯粉条30元一公斤,成了抢手货。”罗永志说,今年他又种了不少红薯,打算继续加工纯红薯粉条。

开办农家乐 集体增收入

村民李伟和妻子原本在深圳做海鲜生意,两年前回到杨李沟村开起了农家乐。

李伟的农家乐名字叫“豫见河西”,自开张以来,吸引周边不少食客。“平时来的食客应接不暇,雇了五六名村民在这儿打工。”李伟说。

“这几年俺村变化确实大,无论是生活水平还是人居环境,都得到了提高。”郭银亮说,在驻村工作队和镇政府的帮助下,该村近年来先后建设了生猪养殖千头线、扶贫车间、电子厂等,在带动村民致富的同时,村集体经济收入也由原来的零元提升到现在的每年19万元。该村还获得了“美丽乡村”“文明村镇”“美丽庭院创建示范村(社区)”等殊荣。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原有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一个月前被派到杨李沟村任第一书记的市卫健委工作人员陈俊卫说。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