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老年生活·才艺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指尖草编露一手 六旬老人乐其中
退休后实现儿时梦 琴键弹奏出好时光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1年9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指尖草编露一手 六旬老人乐其中

▲辛守甫正在制作草编作品
 

□本报记者 李霞 文/图

敏捷逗趣的蟋蟀、花间飞舞的蝴蝶、展翅欲飞的孔雀(右图)……几片看似平淡无奇的塑料棕榈叶,经过辛守甫的指尖,眨眼之间就变成了一个个丰富立体、栩栩如生的草编作品。

草编蚂蚱 活灵活现

辛守甫今年63岁,是平煤神马集团的退休工人。9月1日上午,走进新华区曙光街西段新华区实验小学附近辛守甫的家,他正饶有兴趣地用剪刀剪着塑料棕榈叶,“准备先做个蚂蚱!”

话落手起,只见一条条塑料棕榈叶在他手中如游龙一般,时而穿插打结,时而编织捆扎,时而旋转折叠……不到五分钟,一只小蚂蚱修长的身体逐渐有了雏形。“做蚂蚱先做尾部和身子,根据它们的比例,再确定头部造型。”

塑料叶片继续在辛守甫的手中上下翻飞。他坦言,自己最喜欢编蚂蚱。“最初学草编时就学的这个,投入精力最多,编顺手了。”10多分钟后,一只栩栩如生的小蚂蚱出现了:硕大的眼睛颇为传神,一对细细的触角顽皮地向上翘着,仿佛一阵风来,它就会一蹬腿儿蹦走了。“后续还要整理固定,最终成型。”辛守甫说。

旅行偶遇 情定草编

说起与草编的缘分,辛守甫说,三年前的一个夏季,他与家人去湖南凤凰古城旅游,在路边看到有位老人正在表演这种“绝活”,大人小孩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他感觉很有趣,一边看一边与其聊天,一待就是一下午……回来后,他在老人的指点下,尝试着做成了一只蚂蚱。

“我有两个小孙女,当时一个6岁,一个3岁,我编好后不仅家人夸奖说编得像,俩小孙女也都抢着要,没抢到的那个哇哇大哭,我忙劝道‘别抢别抢,每人一个!’”这件事给了辛守甫很大鼓励,从那以后,他就试着用草编各种小昆虫和小动物。由于新鲜的棕榈叶、玉米叶等做成的草编作品容易干枯变形,不容易保存,后来他便改用塑料棕榈叶做原材料。

编草“点睛” 乐在其中

草编制作工序看起来简单,实则烦琐,想要让制作出来的作品精巧逼真更不容易,需要有耐心、坐得住,手指的力度、折叠的角度及编织时的各种技巧,也必须反复练习。

在工作台的抽屉内,辛守甫常备着一些创可贴,“指头被草、铁丝、剪刀划伤是常有的事,不过看到作品就感觉不到疼了。”

“俗话说画龙点睛,草编作品也需要在眼睛上下功夫。”辛守甫说,就拿制作蚂蚱眼睛为例,刚开始他是用画笔直接画上去的,后来用一小截草梗从头部穿过当眼睛,还先后尝试过用红豆、绿豆、高粱粒等。这段时间,他又从饰品店买了不少带有铁丝、水滴状的小珠子当眼睛。

在老朋友孙国强的眼中,辛守甫对草编特别痴迷。有次他们几个朋友去新城区玩,走着走着,辛守甫不见了。后来才知道,辛守甫为观察小动物形态,半道上拐路边草丛里逮蚂蚱去了。

“做草编可以陶冶性情,专心编制时,可以沉浸其中,忘掉周围的一切烦恼。将它创作出来,单是看着它,就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辛守甫说,草编让他的退休生活变得充实又快乐。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