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文化艺术·看非遗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宝丰木偶戏:缕缕丝线传承千年技艺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1年9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丰木偶戏:缕缕丝线传承千年技艺

保存100多年的木偶羊(左图)和木偶鱼(上图)
娄艳俊父亲的师傅传下来的木偶狮子(下图)
娄艳俊和赵爱香在表演木偶戏(右图)
 

□本报记者 燕亚男 邢晓蕊 文/图

“周营村,圆周周,唱不起大戏玩木偶,变戏法,耍提猴,锣鼓一响解忧愁。”这曾是过去流传于宝丰民间的顺口溜。宝丰木偶戏(提线木偶戏和杖头木偶戏)作为当地一种雅俗共赏、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深受百姓的喜爱。2009年5月,宝丰木偶戏入选我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该县的杖头木偶戏也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从小跟着父亲学习木偶戏

8月19日,记者一行来到宝丰县赵庄镇周营村娄艳俊家,只见大门一侧挂着“提线木偶戏传习所”“杖头木偶戏传习所”的牌子,走进院子,一个小小的舞台呈现在大家面前,墙上写着“提线木偶戏传承基地”,桌子上摆放着好几个杖头木偶。

今年60岁的娄艳俊和妻子赵爱香是宝丰木偶戏的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制作提线木偶的艺人。

“疫情防控期间,传习所的课程暂时停了,我们也不再出去演出,只在家专心制作木偶。”正在屋内制作木偶道具的娄艳俊说。

娄艳俊从5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提线木偶戏表演技艺,父亲经常带着他在农闲时节外出表演,一边养家糊口,一边积累表演经验。周营村至今仍流传着“周营村圆周周,不唱大戏演木偶。搭不起台子趁陔子,坐不起凳子坐石头”和“一遇灾荒年,百姓度日难,担起木偶下江南,挣些银子返家园”的顺口溜。“真的就是到处跑、到处演,村里没有剧场,都是临时搭的戏台,来看木偶戏的人非常多,大家也都很喜欢,有坐着看的,也有站着看的,很热闹。”

在娄艳俊家的提线木偶道具陈列室,挂有骑着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的吕布,红脸的关羽,黑脸的张飞,还有可爱的山羊、凶猛的老虎、展翅高飞的仙鹤等各式各样的提线木偶,每一个都惟妙惟肖。一旁的柜子上还摆放着不少正在制作中的半成品和废品。

娄艳俊拿出一个狮子造型的提线木偶说:“这是我父亲的师傅留下的,有百余年了,上面有的地方都被虫蛀了。后来这些都是我自己制作的木偶,木偶的衣服都是我妻子设计的。去年我们制作了“愚公移山”系列提线木偶,县里文化团的老师还帮我们编排了节目。”

说话间,娄艳俊和赵爱香提着两个木偶走到舞台前,一边哼唱一边操控根根细线表演了一段《省亲》——独轮车上坐着妻子,丈夫则缓缓地推着,夫妻俩一路走一路说,妻子还不时用右手扇扇子。看到路边盛开的鲜花,妻子还摘了一朵戴在头上……一缕缕舞动的丝线,演绎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宝丰木偶戏距今有1400多年历史

在周营村党群服务站的魔术道具展示馆内,一排玻璃柜里还保存着村里老艺人捐献的提线木偶,由于年代久远,很多都不太完整,这些木偶拿在手里特别轻。

“原来村里留下来的木偶有很多,后来都被破坏掉了,只剩这些了。”该村老艺人张本洲说,这些提线木偶制作所需的材料主要是牛皮纸、颜料、黄泥和布料等。制作提线木偶时,先将黄泥与麦草等混合成坯,按照故事内容需要制作成各种模型,待干后用牛皮纸一层一层地糊在模型上,干后用刀划开取下重新对接,用批灰和细砂打磨,修饰完整后涂上颜料,穿上各种服饰,然后用细铁丝扎上扣,再拴上线,一个个造型生动的角色便栩栩如生了。看似工艺简单,但制作较为复杂。现在村里会制作木偶的老艺人越来越少了。

据平顶山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发展中心工作人员江国鹏介绍,宝丰赵庄木偶戏的渊源,正史缺载。相传,宝丰木偶戏源于春秋,古称“悬丝傀儡”,民间称“耍提偶”,是由楚国大将养由基用偶人当靶子练习射箭演变而来的。

春秋时期的楚晋鄢陵战役,由于养由基善战,楚国大获全胜,便趁机攻打陕州(今三门峡)。养由基途经周营村,在此安营扎寨,操练兵马。他命人用木头制成人的样子,当作靶子练习射箭。部队走后,周营村留下许多木头人,小孩儿或提或举嬉戏玩耍,甚是有趣。久而久之,村人突发奇想,用这些木头人演绎故事传说。结果木头人上面穿线的成了提线木偶,下面安木棒的成了杖头木偶。

唐宋年间,宝丰一带就有“石岭为壁,老幼竟艺”的说法,清代更为盛行。1988年,当时的宝丰县赵庄乡岔河寺村出土的宋三彩瓷枕上,绘制有木偶“双狮斗宝”图案,据此推算,宝丰木偶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木偶戏在传承发扬中不断创新

江国鹏表示,木偶戏曾是宝丰特别是周营村人养家糊口的重要手段,早在元明时期,周营村就有48家木偶戏表演团体。改革开放后,宝丰提线木偶表演队曾发展到814个,遍及赵庄、肖旗、商酒务、石桥等12个乡镇的100多个村,演出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当地有这样的说法:“两个人一个剧团,一架箱一根扁担;狮子老虎狗,生旦净末丑,辗转腾挪变花样,全部功夫在手上。”近年来受社会转型、文化多元化、其他艺术形式激烈竞争的影响,提线木偶戏观众越来越少,演出市场出现萎缩。宝丰提线木偶戏已陷入后继乏人的濒危困境,尤其是一些木偶制作技艺和演出技法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

“社会上也很少有人愿意去学、去表演提线木偶戏了。现在我年龄大了,眼睛越来越不好使,但我还是想把它继续传下去,这是我的愿望,也是我父亲的遗愿。现在我12岁的孙女娄宛含和9岁的孙子娄世博跟着我学习木偶戏,儿子从2013年也开始学习,这让我看到了希望。”娄艳俊说。

多年来,娄艳俊创作表演的《双狮斗宝》《三英战吕布》《仙鹤吃子》《愚公移山》等传统剧目很受群众欢迎,他和赵爱香曾代表省、市参加过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泉州国际木偶节等活动,并获得奖项。每次演出结束时,看到人们恋恋不舍的目光,他就会更加坚定传承非遗的决心:决不能让老百姓喜欢的“老把戏”失传。夫妻俩把每周二、周六定为传习日,前前后后招收了30个徒弟。加上有政府的扶持,对今后的传承,他们更有信心。2019年开始,娄艳俊又把魔术引入到了木偶戏的表演中,娄艳俊说,接下来,他会创作出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讲好木偶故事。

江国鹏说:“提线木偶戏讲述的都是经典的历史传奇和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在展现中华悠久历史的同时宣扬了忠、孝、礼、义等优秀传统文化,十分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所以,宝丰提线木偶戏的保护和传承,弥足珍贵。近年来,宝丰县推动提线木偶戏进校园、进社区,设立传习所、民俗调演等,在传统剧目基础上创新题材,使古老技艺传承发扬、焕发生机。”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