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志愿红
我的防疫日记
突击送瓜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8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防疫日记

 

◎张海博(河南宝丰)

8月19日,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深夜驱车从村上回镇里,初秋的夜晚很美,一顶简易帐篷和一盏临时架设的白炽灯下,汝瓷大道卡点处,工作人员认真值守的样子也很美。

回到住处,抬手看表,凌晨2点58分,从头天早上7点一直忙到现在,已经连续工作近20个小时了,晚饭还没有吃,转念一想,算了,再等等又该吃早饭了,于是匆匆洗漱过后便躺下了。虽然很累却没有睡意,干脆起来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的日常和心得:

今天是连续没有休息的第五周,也是夜宿机关的第17天。从早上和镇疫情防控办公室人员开对接会,传达上级精神、安排部署工作、入村指导,到迎接上级领导的督导,对卫生院疫苗接种进行疏导和调度,再到时刻收集接种数据及人员名单的汇总,针对汇总数据进行即时研判……半个多月来,每天都在重复着平淡又不平凡的工作。

数据在手中过了一遍又一遍,脑海中出现一个个熟悉的身影:深夜,镇党委书记研判部署;疫情防控办公室人员24小时在线响应、实时统筹;会开到几点,后勤组织人员保障到几点;从清晨到凌晨,数据统计组面对电脑不知疲倦;医务人员每天连续十几小时保持一个姿势;各村(社区)干部宣传、登记、接送老人接种疫苗……“白+黑”,“5+2”,“724”,他们为了什么?

今年是我在乡镇工作的第7年,也是我第二次冲在疫情防控一线。每天面对繁重、忙碌、琐碎的工作,常常迷茫地问自己,没有“鲜衣怒马”,没有“诗和远方”,有的是长期两地分居,妻子弱肩担全家;有的是孩子隔着屏幕说“想爸爸了”,一次次承诺又一次次难以兑现的陪伴,我究竟为了什么在坚持?好像没有特别的原因,又好像有些若有若无、不甚明晰的原因。也许是接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到卫生院打疫苗时紧握我的手连声说“感谢共产党”;也许是七夕那天中午几位同事每人泡了一桶泡面,说句“干杯”,互道“节日快乐”;也许是某位领导经过,拍拍我的肩膀说了声“辛苦了”……

生命是一种回声,你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就会收到什么回复。付出热情,收获肯定。给予帮助,收获温暖,这也许就是我们坚持前行的力量。

鲁迅先生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我愿做那萤火。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