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你好,小康——村庄故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曹西村:千亩稻田翻碧波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1年8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曹西村:千亩稻田翻碧波

小游园里的石碑
王军伟展示党史馆收集的烈士遗物
村民在田间忙碌
美丽的寨河
碧绿的稻田
 

□本报记者 王春生 文/图

北邻水库,碧波万顷;南依稻田,沃土千亩。

地处湛河区曹镇乡北部的曹西村,是一个有着2400多名村民的行政村。因地理位置独特,该村数十年来广种水稻,千亩良田稻花香,一派江南好风光,有着鱼米之乡的美誉。

曹西村距离市区仅五公里远,因不同于中原村落的独特风景,日渐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A 水稻种植负盛名

8月25日,记者从市区驱车仅十来分钟,就到了位于白龟山水库南侧的曹西村村北入口处。入口处设有疫情防控点,一番检查后得以入村。

曹西村广为种植的水稻均在村子南侧,秋日阳光下,连片稻田长势良好,满眼碧绿,稻田旁水渠静水流淌,树枝间蝉鸣不绝,时见蜻蜓飞舞、鸟儿翱翔,景色宜人。

村口稻田里,一位中年男子正在拔草,绿油油的禾苗已经没膝。这位名叫张伟的村民今年48岁,他说他种的是晚稻,每年6月播种,10月就能收稻子。

“我们这里的大米可出名了。”张伟自豪地说,他种稻子二三十年了,亩产量都在500公斤以上,近些年来村里出产的大米行情很好,“吃不完的都给卖了。”

地处中原的村子为何会盛产大米?“其实我们村几十年前并不种水稻。”曹西村党支部书记王军伟说,曾经的曹西村饱受沙河泛滥之苦,种麦淹麦,种豆淹豆。1958年白龟山水库修建后,村民们尝试把土地开垦改造成旱涝保收的水田,效果渐显,后来引进南方水稻并种植成功。目前,村里千余亩土地以种植水稻为主,出产的大米渐渐声名远播,形成“夏季秧苗翻碧波,秋季谷穗送稻香”的独特美景。

B 古村越来越美丽

从村南主道入村,一条数米宽、东西走向、名为寨河的小河横穿村子,河上有拱桥,河边有小亭,恍若进入江南水乡。

“几年前寨河还是一条臭水沟,里面是垃圾、污水,风一吹,臭得很,现在治理得可漂亮了。”正在河边散步的58岁村民宋玉娥开心地说,她每天都要到河边转转,“看着心里可得劲儿。”

让宋玉娥开心的还不止这些,她说,村里还建有文化娱乐广场,每到晚上,她就会到广场跳舞,“旁边几个村的老人晚上也来跳,有的还唱歌,可热闹了。”

在曹西村村部,偌大的村部广场西边建有乒乓球台,七八个孩子或打球或骑车,玩得不亦乐乎。

村部二楼依次建有图书馆、儿童关爱中心、科普馆、村史馆和党史馆。科普馆里,放假在家的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大一学生王怡婷坐在一个地球仪旁,正给几名孩童讲解相关知识。带着5岁女儿在旁聆听的村民李东转说:“带孩子来学点科普知识,挺好的。”

王军伟说,为让留守儿童有个好去处,村里投资筹建了多个场馆,其中儿童关爱中心每周都开展专题活动,聘请村里一些退休教师等为孩子们开设讲座。

曹西村是一个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古村落,始建于隋唐时期,村里关于北宋曹娘娘的传说和故事流传甚广,还有党恩井等红色文化景点。王军伟说,村里为此筹建了村史馆和党史馆,近年来吸引不少外地人前来参观学习。

C 多措并举奔小康

风景优美、历史文化厚重的曹西村,如今正走在多措并举奔小康的新路上。

依托水利资源,一些村民养殖观赏鱼致富,48岁的王京伟正是个中好手。“我养的有珍珠、蝶尾、兰畴、高背鎏金,品种几十个,一些高档观赏鱼还卖到了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王京伟在村里多个水塘养有观赏鱼,他说,靠养观赏鱼,近些年他的家底厚实起来,而他能把观赏鱼养好,多亏王军伟的无偿教授,“他免费提供品种,还手把手教我防治鱼病。”

王军伟说,他曾在市区经营观赏鱼多年,回村后发现很多村民没有什么好办法创业致富,就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村民,“我是农民,最清楚农民创业有多难”。

为带领村民致富,曹西村还在建立村集体经济上下足功夫。2019年初,村两委通过清产核资,建起了占地60余亩的农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以生态农业为目标,结合当地水利资源优势,种植优质水稻等农作物,按照无公害农业标准进行管理,并把稻米加工成米线,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同时,村两委干部主动与经销商合作,扩大销售渠道。2020年收获的大米还被原阳米厂等知名米厂高价收购。

2020年,曹西村集体经济各项收入达13万元,除了给老人发放福利,其余部分用于人居环境改善、购置农产品加工设备,增强村集体经济“自我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让村民一起想办法、出点子,也是村里致富奔小康的举措之一。村里在村部和主要路口设置建议箱,开设“点子热线”。

70多岁的村民阮天友是退伍军人,他提出多个点子的同时,还把自家一处老宅无偿托管给村里建设游园。目前,通过协调,全村共有5户村民的宅基地变身游园,供村民休闲娱乐。

对于曹西村今后的发展,王军伟信心满满,他说,曹镇乡已将全乡北部东西长9公里、宽2公里的区域规划为“曹镇乡北部乡村振兴示范带”,下一步将在沿线水塘种植莲藕,建设美食广场、农产品展示馆等,将示范带打造成集观光旅游、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示范基地,而曹西村就位于乡村振兴示范带内,“相信通过村民的共同努力,曹西村今后会变得更美,村民生活更加富足。”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