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老年生活•才艺秀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老骥伏枥 笔走龙蛇
巧手老太 “串”出精彩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1年8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骥伏枥 笔走龙蛇

作品展示
 

□本报记者 李科学 文/图

每天早晨4点多开始临帖,从零起步到成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再到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书画展,今年72岁的宋昌沉醉书法已有7年时间。

8月24日下午,在湛北路街道八北社区弘毅书院里,儒雅、随和的宋昌提起毛笔,全神贯注,笔走龙蛇(左上图)。不一会儿,王羲之草书《十七帖》跃然纸上。

如果最初宋昌是在宋氏书画家协会主席、弘毅书院院长宋德桢的催促下“被迫”临帖,那么如今他已完全痴迷:曾经想泡茶,烧上水开始临帖,水开断电,等想起来,热气已经散尽。

从原市卫生局退休后,宋昌成为省商宋文化研究会平顶山分会的常务副会长,又成立了宋氏书画家协会。作为宋氏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宋昌书画基础为零,他只想为大家搞好服务。但周围都是写写画画的人,文化氛围浓厚,宋德桢遂多次劝他:学吧。

“开头真有点难,什么也不懂。”上课记笔记,宋德桢提到临帖,《张迁碑》是哪个“迁”字,《兰亭序》行书是啥,宋昌一头雾水,只好硬着头皮上。自己觉得写得“很不像”,但宋德桢不断鼓励他,给了“厚德载物”几个字让他照着练,几个月下来,宋昌对书法有了兴趣。

学书法没捷径,就是练。他虚心好学,从我市不少书法家指导和帮助中受益匪浅。2016年,第一届“华佗杯”全国书法篆刻展举行,宋昌参加展前学习班。学习班老师陈高杰给他写了个样子,一副对联,宋昌临了一百多遍,稿子厚厚一摞。陈高杰看了吃惊,不信是他写的。又指导,再练,一个多月后看到成品,陈老师大惊:真是你写的?宋昌才如愿入展。再加上他的其他作品参展,当年宋昌顺利成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2019年,在湛北路街道八北社区的支持下,宋氏书画家协会在社区成立了纯公益性质的弘毅书院,立刻成了书画爱好者的大本营。

宋昌的手机上通过大数据推送的清一色都是书法内容。他会把看到的好的书法视频下载保存,将字打印出来,照着练习。宋昌更偏爱王羲之的行草,他说:“我现在还是初学,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宋昌这几年动过好几次手术,但他心态极好,乐观豁达,十分热心。一次做完腰椎间盘手术没几天,他就下农村义写春联。“前一段检查身体,除了血糖有些偏高,其他都正常。”宋昌说,今年收到“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又被市卫健委党组评为优秀党员,喜事连连,“不用扬鞭自奋蹄。”

白天太忙,每天早上4点起床后,宋昌可以心无旁骛地临帖4个小时。这些年,他花在字帖上的钱有近万元。家人也受其感染:90岁高龄的母亲以红纸临摹“福”字,被亲戚们贴到自家门上图个吉祥;儿子喜欢收藏字画,外甥女闲暇之余也喜欢临帖。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