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门卫老孙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1年8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门卫老孙

 

◎侯国平(河南平顶山)

住的大杂院用社区主任的话说是个无主管家属院,虽然有个大门,但无人值守,谁想进出都可以。收破烂的、贴小广告的、收头发的、收旧手机、磨剪子的,吆喝着在院子里串。到了夜晚更是不得了,小偷小摸如入无人之境,不时有住户家被盗。群众反响强烈,要求派个门卫值守,牵涉到钱,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让这一问题迅速得到解决。社区领导高度重视,立刻派了个门卫,是个60多岁的乡下汉子,虽然瘦弱,但看上去很利落,胡子刮得干干净净。只是走路踮脚,许是小儿麻痹,听口音是北镇的,社区的人都喊他老孙。

老孙上任后,很是认真负责,戴个红袖章,站在大门口像个哨兵,进出的人都要询问登记,外边来瞎串的,坚决不叫进。有人不讲理,硬要进,老孙说,你别为难我,一个打工人不容易,社区叫我来看大门,我就要负责,不然对不起每月1000多块钱,你要乱来就是砸我的饭碗。瞎串的人一听这话就知难而退了。

老孙白天看大门,夜晚还在小区内巡逻。有一天晚上,他发现三个翻墙进来的小偷,立刻上前盘问。那三个小偷仗着人多势众,根本不把老孙放在眼里,嘴里还骂骂咧咧说,你这个老瘸子找打,今儿揍你个稀巴烂。谁知动起手来,三个不顶一个,老孙三两下就把一个小偷摔倒在地,小偷哇哇乱叫起不来,另外两个小偷挨了几下后,见状不妙翻墙跑了,老孙把抓住的小偷儿交给了110,然后又去门口的小铁皮房里值班了。

这事让社区知道了,领导很高兴,正愁着没啥典型材料上报,这下好了,于是请我帮忙写个材料,我就找到老孙聊了一下天。老孙叫孙建民,北镇农民,今年63岁,当过兵,是侦察连的尖刀班长,擒拿格斗在全团得过第一,抓过俘虏,立过三等功,后来被炮弹炸伤右腿,成了残疾,复员回乡了。

回到老家后,孙建民当上了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几十年,前几年因为班子要年轻化,他就辞去了支书的职务,专心在家务农。孙建民有两个儿子均已成家,都在外打工,带走了两个孙子,留下了两个孙女,要他们老两口照看。他笑着说,现在农村兴这,儿媳妇生下孩子都交给公婆带,自己外出打工,叫啥留守儿童,有啥办法呢?

我问他带孙子儿子给你打钱不?他说,打啥打,儿子在外打工也不容易,挣点钱要供孩子念书。我又问他日子难不难,他马上说一点也不难,现在政策好,每月有100多块钱的退休金,种地也不交公粮,还有补贴,生活好着呢。

我听了心里一振,微微有点发酸,这是多么知足又懂得感恩的人啊。他60多岁了,还要四处打工,扫过马路,搬过水泥,一家人的负担都在他肩上,他要交社保费、医保费,每月还要给照看两个孙女的妻子生活费。他说,种地不赚钱,除去种子、化肥、农药,皮打皮,但打的粮食多,饿不着。

见我不语,他很认真地看着我说,俺是党员,再穷也不能给党抹黑,再难也不能向组织伸手。这话过去只在电视和电影里听到,而今当面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猛得一热。

材料写好上报后,老孙被社区评上了精神文明先进,奖励他1000块钱。谁知他转身把这钱捐给了市红十字会,他说还有比他更困难的人。

社区有热心人知道了这事,就给孙师傅送去了小孩衣服、面包、牛奶等吃的、用的,他千恩万谢收下了,钱却一分也不收,他说谢谢我不困难。后来他在居民送给他的旧衣服中翻到了1000块钱,就四处打听,要退还人家,却无人认领。他就在大门口,贴了张招领启事,半个月过去了,还是无人认领,他就把这钱捐给了武汉,说是借花献佛。

和孙师傅熟了,见面就要打个招呼。这天路过大门口时,孙师傅站得笔直,穿着旧军装,突然朝我行了一个军礼。我有点诧异,只见大门口悬挂着一面鲜红的党旗,窗台上的唱戏机里正播放着国际歌。我突然明白了,今天是党的生日啊,那一刻,孙师傅瘦弱的身影在我眼中是那么高大,沐浴着阳光,放着光彩。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