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老师课上不讲课下讲、校外兼职?
鹰城健儿王金刚将出征东京残奥会
一个双警家庭的责任与担当
阵雨送来小清凉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8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丈夫赴郑防汛抗疫,妻子常州执法办案
一个双警家庭的责任与担当

赵程程在常州办案▼
杨晓钢在郑州扶老人过马路▶
 

□本报记者 刘蓓

8月7日下午,我市交警援郑突击队返平,31名队员和3名司机被安置在市区建设路东段的平煤神马集团安培中心,接受为期14天的隔离。他们中有一名特殊的队员,当他赴郑救援时,他的妻子也远赴常州办案,双警家庭让夫妻俩的生活平凡而忙碌。

结婚7年一直两地分居

丈夫杨晓钢今年34岁,妻子赵程程今年33岁,2007年,他们相识在河南警察学院,相同的兴趣爱好和共同语言让他们渐渐走到了一起。2010年,两人确定恋爱关系,2014年结婚。

2010年,两人毕业后开始找工作,本来想在同一个城市工作,阴差阳错的是,杨晓钢来到了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赵程程考到了漯河市公安局汇源分局。“现在已经习惯了,前几年还想着如果能调动到一起工作该多好,但这几年也没这个想法了。”8月8日上午,正在单位值班的赵程程在电话中说,她的同事中也有双警家庭,在同一个单位忙起来两个人几天见不到面也很正常,“工作性质特殊嘛,既然选择了警察职业,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7月20日,赵程程去江苏办案,还没等她回来,杨晓钢就接到了援郑任务。“支队组建援郑突击队,明天出发,家里你就多费心了。”“我明白,你把东西带齐全,照顾好自己,你在郑州防汛,我在常州办案,咱们一起加油!”这是7月24日晚,我市交警援郑突击队出发前,杨晓钢和赵程程的微信聊天对话,两人言简意赅,却饱含温情与坚定。

付出汗水收获温暖

杨晓钢与同事7月25日一抵达郑州就立即开展工作。他和几名同事被分配到郑州市大学路与建设路交叉口,这里紧邻郑大一附院,车多人多,保通行任务艰巨。他们每天早上7点上岗,一直到晚上10点半才回酒店休息。“也就三四天时间,说不累是假的,但是能坚持。”杨晓钢8月8日在电话中说。

8月2日,接到指令的杨晓钢和同事从郑州二七区转战中原区,去中原路与西三环交叉口执勤。下午3时许,杨晓钢发现岗区西侧车辆拥堵严重,他上前查看发现,一辆公交车由于突发故障无法启动。他立即疏散乘客并让大家做好防护措施,然后组织同事和公交司机将公交车推到安全地带。这时,看到他们推车吃力,很多乘客和附近群众跑过来帮忙。“那天很热,看到很多人帮忙,我心里特别感动。”杨晓钢说,在郑州收到的温暖不止如此,7月27日他和同事在郑大一附院附近一烟酒店买饮料,看着他们身着制服,老板坚决不肯收钱,在杨晓钢的一再坚持下,两瓶卖10元的饮料,老板只收了5元。

在杨晓钢看来,援郑是他的本职工作,“老百姓能这么支持咱们,咱再苦再累都值得。”

等疫情散去,想带妻子吃火锅

杨晓钢在郑州抗洪抗疫,赵程程也没闲着,她7月26日从常州赶回漯河就投身抗洪抗疫工作,值班备勤、辖区巡逻、走访社区、排查疫情隐患等。

“现在疫情形势严峻,你在郑州街头执勤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在这边很好,你在工作中也要戴好口罩。等疫情散去,我带你去吃火锅。”这是夫妻俩在抗疫间隙的一段对话。

赵程程爱吃火锅,回家请妻子吃火锅是杨晓钢经常做的。他们的两个儿子平时与赵程程一起在漯河生活,赵程程忙起来,孩子只能交给老人带着。周末没任务的时候,杨晓钢就会回到漯河,带妻子孩子吃火锅。

“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多日不见家人的杨晓钢期待着与妻儿的见面。

(图片由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