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党龄78年 见证鹰城发展
一心一意向党 传承革命精神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1年7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韩翠云
党龄78年 见证鹰城发展

韩翠云(左)和女儿一起看获得过的纪念章
 

□本报记者 王春霞 文/图

市区劳动路市一院家属院里,住着一位94岁高龄的老太太。她每天下楼散步,和邻居们聊聊天,看不出有什么特别。

为迎接建党100周年,卫东区建设路街道新优社区的工作人员在了解辖区“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时,老太太的女儿高素华的一句话震惊了工作人员:“我母亲韩翠云生于北京,党龄已有78年。”

6月29日上午,记者在新优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申延军陪同下,来到了韩翠云老人家中。老人头发灰白、面容清癯,满脸沧桑里透着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精气神。

16岁入党 为革命痛失儿子

1927年,韩翠云出生在北京宛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家排行老小。

“在家庭影响下,我从小就参加了儿童团,在村里站岗。”老人回忆道,她1943年入党时只有16岁,“当然那时候都是秘密的”。

抗日战争时期,她在区里做妇联工作,经常做的事情就是“帮助转移村民,把粮食埋起来,因为怕日本鬼子抢粮食”,或者组织各村的妇女们为前线的战士做鞋。解放战争时期,她们妇女干部就组织村民往前线运粮,组织担架队到前线抬伤员,组织民兵站岗放哨打敌人。

1946年发生了一件让韩翠云老人一生痛心的事情:那天在北安河,敌军从四面围攻上来,他们往外突围,山上有一支共产党的部队接应他们,总算冲开了一道口子。当时,韩翠云正怀着七八个月的身孕,后面有敌军追赶,她想着“哪怕死了,也不能让敌人抓住”。就从几米高的山崖往下跳,结果,她胳膊摔断了,孩子也没保住。

“我生了3个儿子,那是我第一个儿子。”说到这里,老人的眼眶湿润了。

1957年来平 见证鹰城发展

韩翠云的爱人高树存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高树存随刘邓大军来到鲁山,韩翠云夫唱妇随也到了鲁山。不久,开封解放,他们又到了开封,韩翠云仍在妇联部门工作。

1957年,夫妇俩响应党的号召,支援三线建设,又来到平顶山工作。韩翠云先后在市工业局、被服厂、人民公社等部门工作,亲历并见证了平顶山的建设与发展,最终从矿工路街道办事处离休。

因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的贡献,韩翠云老人曾先后获颁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70周年纪念章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16年,河南省委、省政府还为她颁发了50年以上党龄荣誉纪念章。

韩翠云和爱人后来又生育了4个子女,如今,大女儿高素华陪伴并照顾她的生活。

高素华笑着说:“除了耳朵有点聋,我妈没啥毛病,刚才还在看《平顶山晚报》呢。”老人关心国家大事,每天必看《平顶山日报》《平顶山晚报》。

老人说,小时候家里穷,没上过学。现在之所以能读书看报,多亏解放后又上了工农干部学校。“我不喜欢看戏,也不喜欢跳舞。”老人坦言,这可能和她一生的经历有关。

当天上午10时许,“七一勋章”颁授仪式直播开始,老人起身来到卧室,坐在电视前观看起来。

老人的保姆小代刚来两个月,当天是第一次听说老人的往事,由衷地说:“没想到老人的经历这么辉煌,她真是了不起!”

6月29日下午,新优社区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七一表彰大会,社区工作人员将韩翠云老人请到现场,为她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并为她献上鲜花。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