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老年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鼓手“张姐”:鼓点中的快乐人生
中老年人夏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1年6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鼓手“张姐”:鼓点中的快乐人生

6月3日,在湛河岸边的绿荫下,张丽专注于练习手鼓打击的技巧。
 

□本报记者 燕亚男/文 李英平/图

咚哒、咚哒咚……6月3日上午,市区劳动路附近的湛河堤上传来一阵阵热情奔放的鼓点声,今年59岁的张丽与同伴们一字排开,双手熟练有节奏地拍打着鼓面,嘴里跟随节奏哼着曲调,一脸享受的表情。

外出旅游爱上非洲鼓

说起学习非洲鼓,张丽也觉得十分偶然。8年前,她到云南丽江旅游,在街头行走时,突然被一阵“如天籁般的鼓声”所吸引。

“第一次听到非洲鼓的声音,感觉自己的魂一下子丢那儿了,当时就买了一只。”提及当年与非洲鼓的“奇遇”,张丽记忆犹新。

循着声音,张丽进到一家卖鼓的店里,原来是店主正在给一个顾客表演非洲鼓。简单随意的节奏里充满浪漫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想加入其中,敲打一番。

回来后,张丽遇到了大难题——没有老师教。她只能在网络上买课跟着视频自学非洲鼓。为了练好技艺,只要有空,张丽就会刻苦练习,学习乐理知识,识乐谱,恨不得走到哪里就把鼓带到哪里,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琢磨。毕竟年纪大了,记忆力也不太好,手脑的协调性更是比不上年轻人,学习起来挺吃力。老公调侃她:“你要是上学时这么认真,清华北大也考上了。”

为学鼓外出拜师学艺

每天练习的鼓声也引起了左邻右舍的不满。一天,对门的大妈敲开张丽家的门,婉转地告诉她,自己心脏不好,希望她练鼓的时候声音能小一点。为了不引起大家反感,张丽就把练习的地点选择在了家对面的湛河堤上。学了一段日子后,张丽感觉进步不是太大,遂决定去深圳拜师学艺。

“我那时候就一个念头,要学就要学好学精。”有高师指点,再加上刻苦练习、潜心钻研,张丽的鼓艺有了飞跃式进步。

这些年,为了学习非洲鼓,张丽吃了不少苦头。刚开始掌握不好力度和节奏,手掌拍肿了、拍疼了。另外,生意、家庭、练鼓,很多事都要兼顾,每天都忙得团团转。

4年前,张丽生了一场大病,病好后,她不再忙生意,开始专注鼓乐。“非洲鼓用手拍击发声,拍击的部位不同,音色也不同,它的节奏感非常强,能让人从心底散发出一种向上的力量,就是这种力量支撑我从病痛中走了出来。”张丽说。

出院后,张丽每天都带着鼓到湛河堤上练习,意外引来了不少退休后有共同爱好的好姐妹,今年56岁的任卫勤就是其中之一。

任卫勤说:“我们是2017年认识的,我家在开南小区住,晚上在湛河散步的时候碰见张姐在敲鼓。我就问她能不能跟她一起学,她爽快地答应了。”

在任卫勤看来,非洲鼓为她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不仅锻炼了身体、结交了朋友,还接触到很多新事物,极大提高了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品质。

想让更多人认识非洲鼓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随着越来越多退休姐妹加入进来,2018年6月,张丽成立了鼓乐人生女子手鼓队,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张姐”。大家经常会聚集在张丽家里,一起练习、切磋技艺。

在张丽家客厅一角的三脚架上有一个厚厚的鼓谱,《烟雨人生》《打靶归来》《小宝贝》《红歌联唱》等100多首鼓谱。“这些鼓谱都是张姐自己写的。”学员石娟说。

“有时候走在路上,去逛商场或者坐在公交车上,听到有好听的音乐,我会立刻记下名字,回来后就开始写鼓谱。为了写好一个新鼓谱,经常半夜睡不着,不停地琢磨,直到写完。”张丽说。

“从一个人寂寞地打鼓,到一群人与自己一起打鼓,每天和姐妹们一起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是件幸福的事。我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将这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传递得更远。”谈及未来,张丽充满了信心。

生活中,张丽还是一位特别有爱心的人。与队友们一起去鲁山游玩,她为老人和孩子捐款捐物。有个队友的母亲生病了,她也主动捐款。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