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副刊
3上一版
 
在收获的田野上
光阴一滴
家乡的诗和远方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1年5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收获的田野上

 

赵黎(河南平顶山)

十几岁便离开了家乡,几十年来,在心灵深处,故乡却是我时时刻骨怀念的地方,故乡保留着我永远的往事。每每我读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诗文时,感觉顿生。 时间长了,我才明白,我的生命曾被故乡的水土滋养。工作闲暇时,我会长时间盯着远方的家乡,进行着一种隐秘的行走。我自设为旅人,化身为小溪、云涛、河流,流淌着,行进着,成为一个虚拟的赶路人,回到老家。因为那里不仅有生我养我的乡土,还有给予我生命的母亲。

我的这种心情其实就是一种“回望”中的状态,从部队到地方,几易工作,行走的我时常生活在别处。我试图用锐利的目光穿透历史的尘埃,接住那些梦想中从源头就开始焕发的光芒。

我最难忘的时刻,是每年的人间五月天。“咕咕,咕咕……”布谷鸟欢快地叫着,飞过田野落在老树上,它告诉人们:时令已过了小满,麦子熟了,又是一季收麦忙。

金黄的麦收季节到了,金色的麦浪滚动着生命最灿烂的乐章。这时,我请假回老家,陪母亲一起收麦子。路途中,鸟儿飞翔的姿态很美,阳光也变得清甜。黄灿灿的田野,焕发着饱满的激情。夏风从田野间飘过来,热热的,香香的,是麦子的芬芳。

乡村路上,背粮的少年,满脸笑意的老农,牛铃叮当,车声辘辘,一辆辆装得如山一样的运麦车来来往往。在阳光下,在蝉鸣中,优哉游哉,蜿蜒在回家的路上。

母亲在农村分的土地不多,孩子们有了工作进了城。可母亲不愿意住在城里,她惦记着她的一亩多地,盼望着土地上的收成。特别是在收割麦子的季节,母亲的脸上早挂满了喜悦,去商店早早地买了镰刀,磨利,等着我或妹妹回去和她一起收麦子。

麦子用机器收割,人就清闲了许多。可母亲却劝我和她一起去地里拾麦穗。尽管心里不愿意,又不愿违背母亲的心意,只好陪着母亲下地去。

出了村庄,放眼远眺,小时候玩耍的小河两旁,散淡的柳绿,飘逸的桃红,枝头葱茏的杨树,立在与金黄田野齐平的沟岸上。阳光在天空上徘徊,光芒赐给空旷的原野。野兔伏在麦茬里,一不留神被人们碰着,一蹦几尺远就不见了踪影。田垅中套种的其他庄稼,任夏风摆来摆去。而撒落在麦茬间的麦穗,乱乱的,等候着人们的拣拾。

母亲每次都拾得非常认真,顾不上擦去脸上的汗水,她一次次弯腰,一次次直身……拾了这垅拾那垅,从不间停。拾麦穗时我偶尔抬头,突然发现母亲两鬓渐渐增多的白发,在阳光下是那么刺眼。脸上又深了的几条皱纹,让人为之一怔:母亲慢慢地变老了。

在树下休息小坐时,我和妹妹告知母亲,我们的生活都过得较富裕,让她不要再去拾麦穗了。这时,母亲就会慢慢地抬起头,轻轻地说:“我知道咱们生活好了,可这些地里的麦子不拾回来,就会烂掉,多可惜呀,人要学会珍惜每粒粮食。”听了母亲的话,看着母亲认真的样子,我们从中领悟了许多。从此,我们没有再劝过母亲。

麦罢,母亲将地里产的麦子和拾的麦子打净,晒干,分成几小袋,分别送给我们兄妹几人。望着饱含着母亲无尽牵挂、浸润着无限母爱的麦子,看到母亲欢愉的样子,我们一次次地感动。母亲是在用生命呵护着她的孩子。

每年的麦熟五月天,便有我和母亲拾麦穗的日子。尽管年年重复,母亲也乐在其中,我则年年向往。时光老去了岁月,也老去了母亲的容颜,但麦地里一点一滴的母爱,融在岁月的缝隙中,让人无法忘记。

在母亲八十五岁那年,她已经不能下地拾麦穗了。但在麦收期间,我一有空就回到家乡,陪母亲到麦地里走走,去闻闻那熟悉的麦香。

一到麦地,母亲就会开心极了。有时会揉开一穗麦朵在掌心,她细细地吹去麦芒和麦壳,将这些新麦放入嘴里,轻轻地嚼起来,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看着母亲陶醉的样子,我突然明白:母亲的幸福简单得很,但悠远得很…… 岁月的流逝是无言的,当我们对岁月有所感觉时,一定是在深深的回忆中。这些年来,那些遗落在田野的金黄麦穗,那些田野的麦粒芳香,渐渐地从我身后远去。但那段金灿灿拾麦穗的岁月,让我回味绵长,无法忘记,珍藏心底,因为那些日子让我读懂了母爱的真正含义,读懂了人生的许多道理。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