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迎建党百年
老家已不是儿时模样
妹妹的新凉鞋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5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家已不是儿时模样

 

◎邱利刚(河南平顶山)

母亲每年都要回老家住上一段时间。周末,我带着妻女回去探望,母亲提前在村口等候。

下车后,女儿与母亲在健身广场上玩耍。母亲说,晚上这里最热闹,有跳舞的、健身的、围坐一起唠嗑的……

我默默观察着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小村庄。广场后面是一排排的小洋楼,再往东是几栋楼房。原本回家的土路修成了柏油路,下水道连着各家各户。之前除了横穿村庄的省道,没有一条柏油路,遇到下雨天必须穿胶鞋。现在家乡3公里长的中心街上,车辆往来如梭,太阳能路灯矗立路旁,地砖铺设的人行道干净整洁,鳞次栉比的商铺门头牌匾规格统一,花带中花木苍翠、满眼是绿……

在我默默观察时,发现有人从车里面盯着我看。四目相对,虽然多年未见,但我还是一下子就认出了发小。他和孩子一起下车,我们拥抱在一起。发小穿着考究、满脸笑容、举止洒脱,与儿时印象中穿着破烂、畏畏缩缩的样子判若两人。发小这几年在外面做生意发了,他指着广场旁边一排排小洋楼说,几年前新农村建设,他买了一栋小二楼,带装修花了三四十万元,院子是花园式的,还有专门的车库。

望着十字路口一排排小洋楼和道路两旁一家挨一家的商铺,我陶醉其中。十字路口卖熟食肉的老大哥已从小年轻变成了中年大叔,家里盖起了小洋楼,儿子结婚,他又在县城买了三居室和轿车。

想想自家,从串房檐住到“里生外熟”的瓦房,再到平房、小二层楼,住房条件也在20年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母亲告诉我,老村已连接新村管道,接通了天然气。我突然想起儿时烧着玉米秆、劈柴煮红薯玉米糁,点着麦秸秆烙馍,围着煤炉烤花生、剥玉米粒的日子。那时,对着灶火口吹气点火,经常被呛得两眼流泪。

女儿翻箱倒柜找到我初中的合影照,一眼就认出了我——蓝色中山装、黑色布鞋,平头至今没有变。女儿看看我现在的穿戴,摸着我鼓起的肚腩,调侃道:“还是现在爸爸穿短袖、牛仔裤的样子帅气些。”

看到院子里的落叶,我开始打扫卫生,然后提着装满垃圾的铁桶来到河边准备倒掉。曾经家家户户的粪坑不见了,敞口垃圾池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环保垃圾桶。现在垃圾清运统一管理,河道两边不断升级改造,还装上了栏杆,俨然一道风景线。

下午临返程时,母亲准备了玉米糁和红薯。沉甸甸的玉米糁,宛如一粒粒金沙堆积在一起。我不禁想起了2000年大学毕业那年,家里玉米就要收了。那天天还没亮,我就下地了。等到亲戚朋友来帮忙时,我已经砍出来一条能过拖拉机的小路,衬衣湿得能拧出来水,手磨出了血泡,脖子和脸上都是泥土和玉米须。我顾不上休息,便和大家一起掰起了玉米。两天后,由于脱水严重,我发起了高烧,不得已到诊所挂起了点滴。

随着多功能联合收割机的使用,麦子和玉米棒直接装起来拉走。打玉米时,将玉米棒放进机器里,玉米芯和玉米粒就被完整地分成了两大堆。从机器流出来哗哗作响的玉米粒,像断了线的黄珍珠。大型的犁地车足有两米高,启动后尖刀深深地扎进土里,翻开的泥土像翻滚的波浪在不断延伸。等车子开回时,把前面的漏斗打开,化肥一股脑地从斜坡里滚出来,像无数颗小冰雹纷纷落下。麦秸秆被打捆拉走再利用,玉米秆青贮,旋耕机随后跟进作业,将秸秆碎屑翻埋入土化为肥料,既环保,又高效。

装备升级后,“三夏”变“两夏”,一体化的收割播种和机械化管理让老百姓深切感受到了新农村带来的变化。短短几年时间,土地流转、补贴返租,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从事其他产业活动,务农打工两不误。

坐在返程的车上,看到老家周围办起很多企业,逐渐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我心里很敞亮。这些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村民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现如今,老家游园广场临东而建,设施齐全;植物园区花香四溢,竞相绽放;水泥路硬化到家家户户门口,电动车、小汽车已不是新鲜物;楼房随处可见,瓦房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不见炊烟起,也闻饭菜香,老家生活逐渐进入“城市”时代,自来水、天然气已接入家家户户,幸福指数芝麻开花节节高……老家人民的惬意生活,令我这个从农村走出的城市人好生羡慕。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