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老年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行程8万公里 寻访抗战老兵
乡村退休教师 痴迷根艺创作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1年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老心不老,做公益成了武振宽退休后的事业
行程8万公里 寻访抗战老兵

 

□本报记者 杨岸萌 文/图

2015年1月,退休一年多的武振宽突然接到好朋友的电话,让他帮忙“出一趟车”,去看望抗战老兵。这趟行程让武振宽结识了5位抗战老兵,也让他了解了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的志愿活动。很快,他成为其中一员,在团队微信群内名为“沧海一粟”。6年行程8万多公里,武振宽参与寻访抗战老兵约300人,足迹遍布省内外多地。

雪中送炭好司机

武振宽老家在宝丰县石桥镇,17岁到江苏当工程兵,“就跟雷锋所在的连队一样,在汽车连开汽车”。他退伍转业后在卫东区检察院工作,直至退休。女儿不在身边,家里只有老两口,退休后的生活让他感觉太闲了。

“第一次帮朋友出车,去看望抗战老兵,听他们讲训练、持枪、打仗的往事,离开时老人们颤巍巍地敬礼,让我感到很激动。”1月25日,在市区湛北路与诚朴路交叉口附近的家中,提起6年前的事,67岁的武振宽记忆犹新,“当时看望了5位抗战老兵,如今健在的只有田花成、史廷堂两位了”。

“寻访、救助、慰问、陪伴……我们的志愿活动都是自费的,都靠我们自己。当时团队只有一两辆车,大家大多是骑自行车、摩托车去寻访老兵的。”团队资深志愿者“龙哥”说,武振宽是个汽车迷,他的加入可谓雪中送炭,让寻访活动更加频繁,范围更广,远到浙江、重庆、江苏南京、上海等地。

“记忆最深的是有一年冬天去浙江温州,一早出发,晚上11点多到地方后,我腰疼得都站不起来了。”武振宽说,他加入的时候,汽车行驶公里数为16万多,现在公里数为24万多,8万多公里都花在寻访、救助、慰问抗战老兵上了。

“予爱同行”在路上

武振宽说,他们去寻访、看望老兵时,对方都很高兴。“听老兵讲自己所经历的战争,让我重温了历史,更能体会老一辈的付出。我当兵17年,有军人情结,非常理解他们。”

“关爱老兵四年中,爱车花冠立头功。丁酉岁尾沉思过,戊戌整装再出征。”这是武振宽作为抗日战争纪念网通讯员,写下的一首“打油诗”。从2016年开始,他接手抗日战争纪念网上的平顶山及周边地区的报道工作,还兼任“抗战论坛志愿者在行动”版块的版主。活动采写、老兵信息、抗战故事、志愿者风采……都需要他来收集整理。武振宽还结合关爱抗战老兵活动撰写报道及感悟文章,经常在省市有关报刊网站上发表。

“自从成为通讯员,我这头发掉得越来越多,眼睛也总是沙沙的。”武振宽一边查看自己1月24日发布的《关爱老兵“予爱同行”我们在路上——河南志愿者春节期间慰问抗战老兵系列活动(四)》的报道(上图),一边捋着花白稀疏的头发开玩笑。

在历次活动中,忍饥挨饿、披星戴月、迷路受累、交通意外等时有发生,知道这事的老同事、老战友,都说武振宽“傻”,家都不顾。

“上班的时候忙,想着退休了能在家好好陪陪我,谁知天天不见人。”武振宽的老伴朱秀珍说,一开始看着老伴“跟疯了一样”天天往外跑,她很不理解。“我腰椎间盘突出躺床上起不来,他把饼干和水放在床头就走了,一出去几天。我没办法上下楼,家里东西吃完了,他就跟团队里的志愿者打电话,让人家给我送……那时候感觉很心酸。不过,后来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参加了活动,觉得他做的事很有意义,也就理解他了。”

“这些老兵在战乱年代为国家做出贡献,我们的今天是由他们的昨天而来,所以我们不能遗忘他们。”武振宽说,时间流逝,老兵一个个凋零,趁着还有人在,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给老兵的晚年带些安慰。另外,更重要的是传承抗战精神,了解国家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关爱抗战老兵、做公益就是我的退休后的事业。”武振宽说,人老心不能老,有能力就要发挥余热,精神有了寄托,心情才会好,身体才康健。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