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老年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八旬老夫妻演绎世间最美情话
写作与慈善照亮退休生活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1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作与慈善照亮退休生活

肖根胜在看书
 

□本报记者 孙书贤 文/图

65岁的肖根胜退休后把爱好和精力都用在了创作与慈善上,使自己的退休生活多姿多彩。1月19日上午,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县城的家中趁着难得的空闲在温暖的阳光下看书。

2017年春,肖根胜从郏县人大机关退休,有了大把时间搞创作。退休前,他就酷爱文学创作,不断有报告文学见诸报纸杂志,曾出版历史散文集《舞钢五千年》、长篇报告文学《青海长云》。2014年,肖根胜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退休后的3年间,他先后创作出了报告文学《妙手仁心刘献义》《平民医生谢守桢》《王秀仙老人的初心》《浦江清水润中原》和散文《西湖岸边》等作品,分别发表在《中国报告文学》《时代报告》和《中国作家》上。

2017年、2018年,肖根胜奔赴一代陶瓷大师李国桢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北京、上海、河北、山东、福建、江苏等地,采访了曾与李国桢一起工作、生活的200多人,为长篇报告文学《国瓷之光》搜集素材。

《国瓷之光》是中国作家协会2017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平顶山市委2018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去年2月,肖根胜坐下来整理采访记录,并动笔创作。8个多月后,他终于完成了《国瓷之光》这部长达5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已经交付河南美术出版社,今年春即可公开出版发行。”肖根胜说。

去年3月份,郏县冢头镇村医姚留记牺牲在防疫一线。肖根胜戴着口罩深入冢头镇采访,创作的报告文学《防疫路上的顺口溜和代步车》发表在《中国作家》上,获得了河南省抗击疫情作品一等奖。

肖根胜十分注重培养文学青年,他鼓励郏县文学青年参与《奔流》文学院作家研修班的学习,并向《奔流》《莽原》《三月》《时代报告》等文学阵地推荐文学青年的作品。2015年秋季,肖根胜带着青年作家郭旭锋前往北京,接受著名作家李丙银、赵瑜、萧立军面对面的指导。在肖根胜的鼓舞下,郭旭锋于2019年6月前往鲁迅文学院学习。目前已是省作协会员的郭旭锋说:“肖根胜老师对文学青年很厚爱,是一位宽厚的长者,对我未来的创作方向和格局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潜心文学创作的同时,肖根胜2019年初担起了郏县慈善协会会长的担子,开始了慈善工作。2019年初,他发动县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开展一日捐公益活动,并在九九腾讯公益日为建设郏县乡村幸福院筹集资金,使全县13个乡镇的大部分村庄都成立了村级幸福院,为农村养老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2020年抗击疫情期间,肖根胜冒着风险奔波在抗疫一线。“肖会长那么大年龄了还在为抗疫四处奔波,我们企业也应该尽社会责任,义不容辞。”河南艾通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元朋说。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