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焦点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王英沟:千年古村展新颜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1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获评“2020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王英沟:千年古村展新颜

王英沟村南寨门
1月6日,新华社记者到访王英沟
 

□本报记者 张骞 王会静 施歌 文/图

从郏景路向北行驶7公里,导航显示离王英沟村越来越近。红土庄稼地从村村通公路两旁闪过,不远的山上,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扇叶缓缓转动。驾车东行复折向南,三岔路口旁树上绑着红布,为游客提示王英沟的方向。

1月16日,难得的晴暖冬日。翠绿的竹叶将阳光扯碎,洒在红石铺就的古村道上。王英沟村党支部书记杨明山说,一到周末,就有很多游客来村里玩,甚至出现过堵车现象,“上周,还有新华社记者和凤凰网记者到村里看明清古建筑和树王。”

中国景观村落、国家级森林乡村、市级生态文明村……2020年12月22日,“2020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在海南博鳌开幕,王英沟村获评“2020年度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这是去年河南省唯一一个上榜的生态类最美乡村。 这一称号,再次提升了这个小山村的热度,成为远近闻名的写生基地和摄影爱好者的网红打卡地。

◆一河两岸 古木参天

王英沟村位于郏县黄道镇东部,东北靠石鸡山,接二刘山、大刘山,东与白庙乡眼明寺森林公园相连。该村形成于汉代,是东汉大将安成侯铫期的故里。村内现有老窑洞70余孔,古建筑130余间,红石道路1000余米,古井4眼。“我最喜欢夏季的王英沟,古木掩映古民居,山沟薄雾升腾,鸡犬之声相闻。人们都渴望‘诗与远方’,王英沟就是郏县人身边的桃花源。”郏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林周俨说。

穿过进村的寨门,行不多远,是一棵高大的槐树。树干披着红布,用手机一扫上面的二维码,记者发现自己很幸运地站在村里的树王之下。这棵古槐树龄2200年,高大粗壮,树干向上一分为二,向两旁斜着分出许多虬枝。小寒时节,叶已落尽,古树雄姿尽显,虬枝曲曲弯弯伸向冬日的晴空。

王英沟村号称“古树王国”,杨明山说,村内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近500棵,千年以上的古树22棵,其中2000年以上的国槐3棵。除了槐树外,还有皂角树、枣树、沙梨树。这些树木因村庄的隐蔽和淳朴的民风得以存续至今。为了增加游客对这些古树的了解,村里为每棵古树制作了二维码标牌,缚于树身,用手机扫一扫,即可了解古树的名称和来历,感受王英沟的千年历史和文化。

王英沟村被青龙河一分为二,树王在河西,更多更具古村落特点的元素在河东。

穿村而过的青龙河已经干涸近20年,1500米长的河沟两侧的纤纤翠竹,郁郁葱葱。一座水泥飞檐长廊结构的“连心桥”将河两岸连在一起,与古朴、安静的村庄相得益彰。“连心桥”南侧不远处,一座古朴的木桥连接两岸。这座木桥由杨明山设计,外部用村旁山上杂木包装,实为钢筋水泥结构,桥头摆着一块大石头,设计感很强。

沿木桥登上东岸,迎面又是一棵单臂侧伸的古槐,这是王英沟村三棵2000多年树龄的古树之一。红石道路前方便是相传为东汉名将铫期所建的千年古井,井直径1.2米、深约13米。井台下,晾晒着淘洗过的小麦,红石与鹅卵石砌成的井台上,尚有水渍。虽然村内家家通了自来水,但仍有村民来取水做饭。

◆前房后窑 古朴宁静

沿古槐旁的红石阶拾级而上,是张家 (音为mǎr)。门在中原农村,是村民交流信息之地、孩童妇孺活动之所。张家门,是王英沟村张姓家族聚居地前一块面积约600平方米的空地。窑洞坐东朝西,门西古槐下,有4个红石盘桌及石凳。红石、青砖地面,窑洞墙面皆由红石砌成。

这座窑洞为村民张喜迎祖上的窑洞,建于明代中晚期,目前仅余一室一厅,厅有八仙桌与木椅,室内有木窗通风。窑洞采用的青砖由黄道特有的黏土烧制,这种黏土通常用来烧瓷器。砌窑采用的红石则来自本地山中。

张氏家族的住处是王英沟村代表性建筑——窑洞。据介绍,张家40余口住在瓦房和窑洞里,瓦房居前,窑洞居后,靠山而筑。在近年来的人居环境整治中,村里对坍塌房屋进行拆除、平整,对保存相对完好的窑洞进行了修缮加固。杨明山说,村里也曾邀请专业公司来村里规划,但高昂的设计费、修缮费令人咂舌,“现在的布局,都是我根据村里老人的回忆,边琢磨边指挥村民施工完成的。”

沿张家门两侧石阶往上,是王英沟的老街。街旁不时有虬劲雄浑的古槐、皂角树跳入视线。杨明山说,村里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时,共拆除老旧房屋和多宅户房屋40多间,围绕农村更像农村的思路,将拆下的红石重新利用,铺路砌墙,最大限度恢复村里的原生态风貌。

这条老街上,有30多座窑洞和100多间古屋。杨明山说,王英沟村地处山脚,树木茂盛,隐蔽性强,因此古屋保存较多。目前,该村尚存的古民居最早的建于明代,更多为清代中后期所建,砖木结构,建筑结构严谨,石刻砖雕工艺精巧,尽显豫西民居的建筑风格和区域特色。目前,该条老街上的古民居已纳入河南省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房前皆有保护标识。

◆发展民俗 新旧兼顾

老街向北走到尽头,是东汉名将铫期的故居。王英沟的村名,就与铫期有关。

西汉末年,为躲避父辈仇杀,铫期与母亲逃至郏县黄道镇青龙河岸筑屋居住。刘秀被王莽追杀至小龙山(后改为二刘山),在距铫期居住地6公里的野猪沟,经宝丰人冯异推荐,接纳铫期。刘秀整顿队伍后,以冯异、铫期、臧宫等人为将,率3000人马返回昆阳,成就历史上有名的昆阳之战。东汉政权建立后,跟随刘秀立下赫赫战功的铫期成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封安成侯。铫期居住地因而被称为王爷沟,几经时代变迁,转音成王英沟。

铫期故居亦为窑洞,建于红石筑成的平台上,背靠小山,门前有古槐,院内一棵枣树。窑洞上方的杂树间,一只松鼠倏地跳下来,又迅速遁入树丛。

与很多追逐潮流而变得雷同的村庄不同,王英沟村不少地方还保持着旧貌,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在这生活几十年,习惯了。这土路红石道,走着踏实。”在集体公住房1号院门口与妹妹闲聊的80多岁的村民罗然说。

王英沟的旧有一种古朴之美,但在新时代如何发展,依然是当地的课题。

黄道镇党委书记王进伟表示,王英沟村将利用现有的古建筑和窑洞发展民宿业,并根据“一村一品”的要求发展特色农产品。目前,结合土壤和环境特点,王英沟已引进种植红香椿200亩,并种植几十亩玫瑰,正在推进玫瑰精油、花茶深加工产业。村民家中的红薯、小米、豌豆等也成为游客追寻老家味道的对象。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