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守望相助,我们在一起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守望相助,我们在一起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1年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望相助,我们在一起
——本报2020年新闻盘点
 

去年7月:

奋斗,改变他们人生境遇

“我从来没觉得我85岁了,我觉得我是58岁。倒过来这样一想,我就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年可活。”去年6月30日下午,在市区民主街华府小区自家客厅内,面对本报记者,段基星笑着袒露了自己的少女心,“坐在三亚的海边,我有时甚至会想,要是有个男朋友陪着我,跟我谈天说地,那该多好呀!”

55岁退休,开启创业与人生的黄金时代;77岁老年大学学艺,80岁获评“平顶山市摄影十杰”;85岁,阅尽千帆的她仍有一颗少女心。去年7月3日,本报“乘风破浪的TA们”系列报道开栏,满头银发的段基星以潮奶奶的姿态再次出现在读者面前(见本报去年7月3日A4版)。

晚报第一次报道段基星,是在10年前。那时,从摆地摊卖饰品起步的她已在商海打拼了15年。刊发稿件当晚,值班编辑毫不吝啬地将“资深美女”四字送给了一度引领鹰城时尚潮流的这位优雅阿姨。

追求梦想,年近花甲闯京城,从广场舞大妈华丽转身成影视表演界“百亿老太太”的苇青;将爱当作事业,在孤独症患儿身上倾注心力,给特殊家庭点亮希望的任晓娟;一心向善,为维持免费爱心粥屋运转50岁再创业的常华;不甘贫困生意做遍,做了3年村主任,贴钱近百万元为乡邻的崔梅英;40岁后将爱好变成事业,年近花甲投身公益,把人生走成风景的张秀漪;40岁下海创业成功带富众姐妹,60岁转行的“直播奶奶”尹玉兰;13岁“入道”双十“出道”,用跆拳道打出一片斐然天地的“小姐姐”张斐然;为梦想奋斗,为熬一碗靓鸡汤百折不挠的退伍“兵哥哥”齐娅楠;在宠物店黄土地间不断切换的“创业复读机”李明晓……30+而立,50+而励,70+而骊,他们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不缺劈波斩浪的魄力,更不缺永不放弃的毅力。去年7月,本报为读者呈现了我们身边这10位“姐姐”“哥哥”乘风破浪、砥砺前行的故事。

有愿、立志、力行。电影《辛德勒名单》中有句话:“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学者熊培云认为,这个人不光是他人,同样包括我们自己。每一个人都被时代裹挟着前行,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明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不管是喊出“谁的青春不折腾”的33岁小伙儿李明晓,还是在商海纵横驰骋、为梦想破浪前行的“白发姐姐”段基星、尹玉兰,他们都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事业经营,随时出发,从让自己变得更好开始改变家庭面貌,进而一点点改变周围环境,一点点影响社会。

这样的故事和人物还有很多。照顾重病老伴儿三年多,写下17本1200多篇“康复日记”,73岁的梅天顺一笔一画解读了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夫妻之爱(见本报去年7月1日A8版);街头救人的市红十字人道救援队队员鲁晓畔(见本报去年7月3日A3版);投身公益照亮他人的四矿爱心联盟创始人孙刚,不断尝试不断学习、创作百万字网文小说的叶县残疾小哥范志田(见本报去年7月9日A8版)……

虽然我们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是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正是这些无数努力前行的个体,成为站在时代洪流中最前方最活跃的那一滴滴水。而我们的城市,因为这一滴滴水的存在,才有了源源不绝前进的力量。

去年8月:

创文,向着美好生活出发

文明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座闪烁着文明之光的城市,值得我们向往,更值得我们去为之努力打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次对城市整体文明发展程度的检视,也是一场对个人心灵的涤荡。因为,我们是参与者,是行动者,更是受益者。

创文,让城市变得更加有序。

去年8月7日上午8时,一辆89路公交车沿市区新华路由南向北行至新华路湛河桥北端一处斑马线时,司机立即把车停在斑马线外,让马路两侧的行人安全无障碍地通过斑马线;市区建设路与荟文街交叉口,行人和骑电动车的市民刚站在斑马线一端,机动车纷纷停在斑马线外礼让,待行人和电动车穿过马路后,车辆缓缓驶过斑马线(见本报去年8月10日3版)。

创文,让城市变得更加温暖有爱。

去年8月8日早上6时30分,天空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平煤神马帘子布公司青年志愿者团队的10名志愿者准时来到白鹭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开展每周一次的捡拾垃圾公益活动;炎热的暑天,在户外工作的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安装工人、外卖跑腿员来到街头的爱心茶水摊前,饮下一杯清凉的茶水;携手争做“身边好人”的艾文靓、马芳芳夫妇,跑到医院为病人义务理发的李素青,扶危济困、助贫助学的市义工联义工,让我们的城市充满了温情(见本报去年8月10日至18日报道)。

创文,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

推窗见绿,抬头赏景,移步闻香。卫东区优越路街道地质社区通过开展“五好文明家庭”评选助力社区创文,先后获得“省级园林式单位”“花园式单位”“市级文明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称号。“我在这里住了二三十年,不是吹牛,附近能比得上我们小区的还真不多。”去年8月10日上午8时许,在社区游园里习练太极拳的63岁居民闫留记一脸的骄傲与自豪(见本报去年8月11日A4版)。

创文,让商家经营更加诚信;

创文,让街头“志愿红”越来越多;

创文,让垃圾分类更明确、街头停车更规范;

创文,让家庭更和谐有爱。

从 8月6日推出“创文明城市 做文明市民”系列报道首个版至10月21日我市迎检结束,晚报先后推出创文报道版面100余个。城市在文明发展道路上的点滴变化、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被全方位呈现。

8月17日晚7时许,市区迎宾路中段花前月下小酒馆,凉菜柜上张贴着“半份也卖,5元起步”,一位刘姓女服务员忙着招呼客人:“一份花甲虾就够你们四个人吃了,菜品丰富,最多再点几串烧烤就能吃饱,点多了吃不完浪费。”(见本报去年8月19日A4版)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疫情过后,拒绝浪费的话题被重新提起。去年8月中旬,晚报推出了《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系列报道,从餐饮酒店到夜市摊,从普通市民到餐饮从业者,按需点餐、不够再添、光盘行动、吃不完打包带走的文明就餐“新食尚”蔚然成风,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的观念,深入人心。

(本报记者 王会静)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