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出彩鹰城 圆梦小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李金铭:助推产业发展 共谋小康之路
王景池:猪壮笋绿助民富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1年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金铭:助推产业发展 共谋小康之路

李金铭(左)和张跃杰在田间交谈
 

□本报记者 王会静 文/图

“目前基地正在施肥、耙地,马上就种植下一批菜心。立体无土栽培车间马上也要投产了,到时候用工人数肯定要增加。”

“中,有啥事要协调,你只管打电话。”

1月4日上午9时,平顶山绿瑞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龙泉基地机器声隆隆,公司总经理张跃杰和产业指导员李金铭站在地头,谈论着近几天的生产情况。

绿瑞农业是叶县龙泉乡大湾张村重点扶贫企业,也是大湾张村集体经济示范点。龙泉基地种植的广东菜心、芥蓝及上海青等蔬菜源源不断销往广东等地,吸纳周边7个村130多人就业,平时用工60多人,主要是大湾张村村民及贫困户。

谈及当初说服村民放弃传统种植模式,走“公司+农户+集体”模式的发展道路,李金铭坦承不是件容易事,前后花了半年时间。

贴心服务 做产业发展的金牌服务员

今年54岁的李金铭身材高大,头发浓密卷曲,2004年起任大湾张村村委会主任,也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是村里的老干部,也是村里的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大湾张村处于叶县的边缘地带,澧河和甘江河三面环村,地处平原却交通不便,除了玉米和小麦等传统农作物,并无经济作物,1000多口人452户的村子,仅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一度达到133户。

2018年,在物流行业打拼了25年的张跃杰返乡创业,在家乡注册成立绿瑞农业公司,发展高效农业,但初创就要“圈走”村里七成土地。

“有的村民是不舍得,有的村民认为地一流转出去家里的农机具就废了。还有村民担心田上建了冷库、仓库,再收回来无法耕种,甚至有人说公司大量用化肥农药,农药残留在地里几十年,以后种啥也长不成。”李金铭说。

“村无产业不富”。为了使县乡重点引进的这一特色种植产业项目平安落地,带动村民脱贫增收,进而带动村民创新创业,给脱贫攻坚注入更多内生动力,李金铭与村两委成员一家一户做工作,讲解“公司+农户+集体”发展模式的优点,给不愿放弃传统种植方式的村民算经济账。

历经半年努力,张跃杰以每亩800元的年租金依法流转了大湾张村320户村民的860亩土地,基地一期建成。

疫情防控期间,李金铭为在基地务工的村民、车辆办通行证,给公司冷藏运输车协调超高车辆上路问题,深夜带领村两委成员帮助基地排除田间积水……回顾公司在发展中克服的难题,张跃杰说:“李书记功不可没。”

因村选业 与村民共谋小康之路

为尽快帮助贫困户脱贫、普通农户致富,李金铭与村两委成员引导农户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和肉羊养殖。目前,村内迷迭香种植面积70亩,村民张石碾种植吴茱萸30亩。2017年,李金铭积极申请扶持资金,利用村中林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再增5万元。

“这几天羊出栏后,能净赚5000块。”80多岁的李河清说。李河清父子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0年10月,李金铭说服李河清父子养羊,并为他们申请了小额扶贫贷款,父子俩购进36只羊进行育肥。“当初李书记劝我养羊时,我还不相信,没想到几个月就见着效益了。”李河清说。

“产业有发展,集体有收入,村民得实惠,未来一年,我还会做好政策宣传、技术服务,让村民稳步增收,早日奔小康。”李金铭说。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