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健康视界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关注孩子身高 谨防成年矮小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1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14岁男孩骨骺线闭合,身高定格在159厘米,专家提醒:
关注孩子身高 谨防成年矮小

解放军第989医院神经内分泌科主任任巧在给中学生讲解检查结果
 

□本报记者 魏应钦 文/图

14岁的男孩刘星(化名)身高159厘米,比同龄人明显矮小,近两年也一直不见长。他的父母刚开始不在意,以为孩子会晚长。上月,刘星被父母带着来到解放军第989医院神经内分泌科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孩子的骨骺线已经闭合,不会再长高了,一家人顿时痛心不已。

解放军第989医院神经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任巧表示,孩子的生长是有一定规律的,但不少家长对此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如何给孩子提供均衡营养。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的生长存在误判,认为自家孩子营养很好,只是长得慢、长得晚一点,结果留下了终生遗憾。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矮小

任巧介绍说,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先天性遗传因素大约占70%,此外还有疾病、营养、运动、睡眠、心理和环境等因素。人能长多高,取决于骨骼的生长。长骨按其部位分为骨干和骨骺,在骨干和骨骺之间的软骨是骺软骨。随着年龄的增长,骺软骨不断增生,逐步骨化。在骺软骨未完全骨化前,骨可以不断增长,人就随之长高。等到青春期结束以后,骺软骨全部骨化,骨干和骨骺连成一体(骨骺线闭合),骨骼完全钙化,骨就不再增长,人体也不会再长高了。

任巧说,对于矮小,临床上是这样定义的:从身高差距上来说,身高处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生长曲线第三百分位数以下(即100个同性别、同年龄的孩子,身高从低住高排,身高最矮的前三个)或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身高均值两个标准差即属于矮小;从生长速率上来说,3岁以下生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3-12岁生长速度小于5厘米/年,青春期生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可明确为生长发育迟缓。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孩子的身高长期比同性别、同年龄儿童低半个头,或者穿的衣服鞋子一两年都不会变短变小,则可怀疑为矮小。”任巧说,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矮小,应该第一时间前往正规大型医院的儿科、内分泌科就诊。3-12岁是矮小症治疗的黄金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费用越低。

要抓住生长关键期

任巧表示,根据最新的体格发育观念,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三个不同时期对孩子成年后的身高影响不同。2岁以前,尤其是1岁左右婴儿期,营养的供给对身高影响显著;2岁以后,尤其3岁之后进入儿童期,此时生长激素在身高方面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到了青春期,性激素对身高相当重要,因为青春期的身高突增是源于性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共同作用。在每个阶段,家长都应该注重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并给予正确、科学的养育。

婴儿期的生长通常不受遗传影响,营养是影响孩子生长的关键因素。婴儿在8个月后逐渐向儿童期过渡,此时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成年身高,过度延迟将使其成年身高减损。所以,婴儿期的营养非常重要。

在儿童期,3岁以后的孩子每年能长高5-7厘米。到底是5厘米还是7厘米,则取决于遗传、环境、营养等综合因素。所以,在这个“平稳”增长期,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身高并每年定期测量。

到了青春期,在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女孩平均可长20-25厘米,男孩则可长25-28厘米。家长应注意,如果在女孩初潮后或男孩变声两年之后才对孩子身高进行干预,想要达到理想身高已经不太可能。

父母高,孩子就一定能长高吗?任巧表示并不一定。去年夏天,她接诊了一位14岁半的女孩。女孩的母亲身高165厘米,父亲身高175厘米,哥哥身高178厘米,而这位女孩的身高只有148厘米,她的家人原先一直认为她肯定会“晚长”,等发觉不对才前来治疗。遗憾的是,这位女孩的骨骺线已经闭合。

“值得注意的是,后天的身高是可以干预的。”任巧说,遗传是一个异常精密的过程,由遗传决定的60%-70%的身高部分不容易改变,剩余30%-40%的空间可以自由发挥,就是通常说的环境因素影响身高。科学研究表明,生长激素是促进人体长高的关键因素,营养、运动、睡眠、心情等都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正常发育的儿童,通过后天营养指导、睡眠指导、运动指导、心情指导、疾病预防等科学的身高管理计划,可以促进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改善身高。如果因内分泌异常等疾病所导致的身高落后,通过日常生活的干预是不太可能帮助身高达到正常值的,但是选择去正规的医院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是有望达到遗传身高或突破遗传身高的。

矮小症可以治疗

任巧说,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实际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一般情况下骨龄和年龄相差在1岁以内,但是在疾病的影响下骨龄可以严重落后或提前。骨龄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人体的生长发育状况和身高增长空间。骨龄一旦成熟,人体也就失去了长高的机会,因此其是临床诊断矮身材必须要做的检查项目之一。

老观念认为孩子有“早长”和“晚长”之分,“二十三蹿一蹿”的说法是不科学的。所谓的“晚长”,医学上是指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这样的孩子青春期前身高正常或略偏矮,只是到了青春期,因为其他同龄人身高陡增而自己却青春期延迟,显得身材矮小。大部分青春期发育延迟的孩子,父母也有“晚长”的情况。如果孩子骨龄落后实际年龄两岁且生长激素水平正常,则可能为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晚长”)。但如果骨龄与孩子年龄相匹配,则提示孩子不属于“晚长”。另外,如果孩子与同龄人平均身高相差2-3厘米,“晚长”一点有可能追赶得上来;但如果相差5厘米以上甚至10厘米,“晚长”也不一定能实现追赶性生长,达到正常身高。

骨龄片仅能反映孩子的生长潜能,我们还要分析引起身材矮小背后的原因。常见的会引起身材矮小的疾病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宫内发育迟缓、小于胎龄儿、家族性矮小、骨骼系统疾病(软骨发育不良等)、染色体疾病和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诊断矮小症以后,要根据矮小原因对症治疗。”任巧说,医生会根据病因及身高差距选择是否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生长激素是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它是调控人体从出生到成人的正常生长所必需的物质,也是唯一使骨骼线性生长的激素。原则上3-12岁是矮小症治疗的黄金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费用越低。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多数矮小孩子都能实现正常的身高。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矮小,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