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回眸2020 关注鹰城民生实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彻底打通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1年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5986个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
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彻底打通

宝丰县前营乡郭湾村道路畅通,环境宜人
 

□本报记者 邢晓蕊 文/图

乡村公路平坦宽阔,美景相随。隆冬时节,走在乡间道路上,两侧的绿化树宛如长廊,连接着一个个美丽村庄……

2020年,全市农村公路共计投资8.5亿元,完成建设里程758公里,175个自然村通上硬化路。截至2020年底,我市圆满完成“百县通村入组”建设任务,全市所有行政村和20户以上的5986个自然村全部通上硬化路,彻底打通了农村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这比既定目标提前一年完成。

马路平坦整洁

“弯弯村”美丽大变身

上月29日下午,走进宝丰县前营乡郭湾村,一派田园美景展现在眼前。新修的柏油路、水泥路连通家家户户,路面平坦整洁;路边种植着翠竹、花草,特制的竹篱笆扮靓了村居;房屋、院墙上画着生动有趣的彩绘,构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村民郭年卫抱着一岁多的孙子在新修建的文化大广场玩耍,说起村里的变化,他感慨颇多。“从前俺村没一条好路,一下雨,到处都是泥,脏兮兮的,谁都不愿出门,更别说带孩子出来玩了。现在村道全部硬化了,村里还建了游园和广场,变化太大了!”

86岁的郭山老汉在家门口晒太阳,老人笑呵呵地说:“马路修到了家门口,下大雨也不怕踩泥了,现在的日子越过越舒坦!”

郭湾村党支部书记郭化一说,从前郭湾村道路没硬化,曲曲弯弯,是出了名的“弯弯村”,村民意见很大。2020年村里大小道路都修通了,还实现了“路田分离、路宅分家”,成了前营乡农村环境整治样板村,下一步郭湾村将考虑发展农家乐、休闲采摘等项目。

好路通好景 乡村旅游红红火火

上月29日中午,冷风嗖嗖,寒意彻骨。在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仍然有不少游客逛古街、观古建,兴致勃勃地打卡拍照。

“这里的明清古建筑很多,古色古香,真美!”冲着李渡口村全国传统村落的名气,郏县新城小学的吴利娜和同事们在附近学校调研后,趁午休时间开车前来游览。“柏油路一直通到村口,开车非常方便。我们回去不耽误下午上课。”她兴冲冲地说。

李渡口村党支部书记李付营说,村中古街铺的是砖石道路,车辆涌入容易轧坏。后来村北修了一条环村路,古街变成了步行街,更好地保护了古村落。

在古村东边入口处的柏油路边,新修了一座交通驿站。“客车通到了家门口,去县城很方便。游客越来越多了,我们准备发展特色民宿,还准备建小吃一条街……”李付营说。

同样的变化还出现在了郏县堂街镇朱洼村。2020年,该村主要道路都进行了整修,规划了游园,还把汝河水引到了柳杨河中,营造出流水环绕的优美村居环境。新铺的柏油路直通到村北的临沣寨寨门口,外寨河的河堤附近新修了一条5米宽的柏油路,让游人能够全方位感受“中原第一红石古寨”的魅力。

“路修得更好了,游客比往年多了好几倍,俺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62岁的朱东友在临沣寨经营着一家农家院,老人切身享受到了好路好景带来的红利。

随行的堂街镇镇长李新阳说,近两年来全镇村组道路条条贯通,他们借“汝水南调”工程做起“水文章”,以水盘活乡村旅游资源,以路带旺乡村旅游资源。郏县农村公路管理所所长许红军说,目前全县“通村入组”道路建设全部完成,乡村公路沿线建成群众性文化广场、游园等60多处。姚庄回族乡在辖区循环圈12.6公里的道路上设置了专用自行车道。一条条乡村道路盘活了全县的旅游资源,新打造的眼明寺公园等旅游样板路线带动了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

家门口挣钱 乡村道路创造新商机

在郏县长桥镇,一条干净平坦的水泥路直通汝河湾绿禾富硒生态园。该生态园负责人郭亚培说:“这条水泥路是县里专为俺这个生态园修建的。路修好后,来采摘的游客增加了很多,就连郑州、洛阳的游客都坐着观光大巴来了。”

许红军说,乡村道路通达便利,为郏县安良镇马头岭万亩农业生态园、德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玉龙山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园带来了新的商机,带动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加快了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宽敞的村中道路上,客货车往来不绝,“网红店”随处可见。

宝丰县农村公路管理所副所长鞠永武说,依靠农村公路网优势,大黄村成了全国最大的农村图书批发市场和小商品集散地。如今,该村小微企业园和文化产业园进驻企业近300家,年收入15.6亿元,辐射带动13万人就业,村民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荣获“河南最美乡村”称号。

“乡村道路建设得越来越好,俺村的风干萝卜、高菜等农产品直接用集装箱拉到港口,销往日本、韩国等地。”郏县冢头镇前王庄村村民闫玉昌说。

道路“通村入组” 助推乡村振兴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乡村道路是道路交通系统的“毛细血管”,2020年市委、市政府把“百县通村入组”工程作为助力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举全市之力强力推进,全市5986个20户以上自然村已全部通上了硬化路,彻底打通了农村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据介绍,这个项目不仅提前完成,而且坚持“通村入组”工程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等统筹推进,有效推动了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农村产业、特色小镇等融合发展。

通过“交通+产业”“交通+脱贫攻坚”的带贫模式,鲁山县先后打造十大特色产业园区、156个特色带贫基地、1290个产业合作社。在宝丰县等地,一些农村公路将国道和省道“接”进村,运输车直达产业点、蔬菜基地,广大农民群众有了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采访中,村民们说,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是乡村道路,最美的景观也是乡村道路。乡村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更美,乡村道路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随着村组道路畅通,农村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有效改善,群众生活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今后,越来越多的美丽乡村将涌现出来,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生态观光、健身的好去处。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