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劳动者奋斗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中午饭变成半晌餐
一天卸了8车货物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1年1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环卫女工李爱红:
中午饭变成半晌餐

李爱红在清理撒落在垃圾压缩箱边缘的杂物。本报记者 李英平 摄
 

□本报记者 王会静

2021年1月2日10时30分,市区凌云路佳田·塞纳城小区南侧的生活垃圾中转站内,环卫女工李爱红登上垃圾压缩机,用铁锹将即将装满的垃圾一点点推平。与同事操控设备压缩垃圾,冲洗设备、地面,11时许,完成作业的李爱红脱下手上的胶皮手套,站在中转站门前的阳光下,缓了口气。

停止轰鸣的封闭垃圾压缩设备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垃圾发电厂的转运车到来。

忙得吃饭不照点

这是从当天早上5时30分起,该中转站处理的第四车生活垃圾,每车垃圾约12吨。“咱们中转站平时一天也就清运垃圾4到5车。今天肯定得比往常多出一车。过节了嘛,这两天送来的生活垃圾肯定要比平常多些。”李爱红说。

上午5时30分到10时是生活垃圾中转站接收处理垃圾的高峰时段,考虑到这几天气温较低,中转站门口又是坡道,李爱红与同事减少了清晨作业完毕后冲洗设备及地面的时长和频次,以免地面结冰,造成垃圾清运车进入中转站时打滑出现意外。

时近中午,阳光很好,中转站内地面和门口坡道上湿漉漉的,门前慢车道上,陆续停下三辆等待入站的垃圾清运车。虽然戴着口罩,仍能感觉到中转站内异于他处的气味一点点透入鼻腔。“冬天天冷,是站里味儿最小的时候,味儿最大时是夏天八九月份。”个头不高的李爱红说话轻轻地,带着笑。

今年48岁的李爱红在这个垃圾中转站工作了20多年,丈夫是市城市管理局服务中心的维修工,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成都就业。中转站四名职工,工作时段是每天5时30分到12时、12时30分到22时。由于元旦假期中转站清运垃圾量增大,平常的中午换班回家吃饭变成了半晌回去吃饭。“垃圾多的时候,门口送垃圾的清运车排成长队,根本顾不上吃饭。”她说,这几天忙,回去也没时间做饭吃,她都是到位于市区曙光街的妈妈家蹭饭,也没个照点的时候。

疫情期间坚守岗位

在中转站工作的20多年间,有多少个元旦和春节在岗位上度过,李爱红早已记不清了。

去年初,在我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李爱红和同事一直像往常一样早出晚归,5时30分准时上岗,夜里10点下班,没耽搁一天工作。“虽然停工停产,公共交通停摆,但人都待在家里,城市产生的生活垃圾一点也不少。特别是春节期间,中转站每天的垃圾转运量依然是一年中的最高峰。”李爱红说,“别人捂着口罩见了垃圾箱绕着走,扔个垃圾还不愿意掀垃圾桶盖子,咱每天与垃圾打交道,直接面对从各家各户送来的生活垃圾,要说家人不担心、自己不害怕是假的。但这是咱的工作,不能逃避。我们也很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多洗手。”

鹰城会越来越美

见证了我市生活垃圾转运由异味熏天、走一路滴撒一路的露天地坑作业到现在的自动化作业发展历程,李爱红对目前的工作状态和环境很满意。“站里这台新垃圾压缩处理设备是去年8月份更新的,装车和压缩都是自动化,最早时是几个人围着地坑拿着铁锨一下一下往里面铲垃圾,那味儿大得很。”李爱红说,“现在一班两个人就能完成全部作业,劳动强度小了,味儿也小了。来送垃圾的师傅们也都很好、很和气。”

“新华区目前有24座生活垃圾中转站,每天处理的生活垃圾量为320吨,目前已完成技术升级改造十多个,垃圾清运吨数由以往的几吨增加到现在的几十吨。清运能力大大提升,工人的劳动强度较以往减小了不少。”新华区环卫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飞说,“凌云路北段这个生活垃圾中转站是目前新华区最大的中转站,每天转运垃圾4到5车,约60吨。”

对于新的一年,李爱红充满了希望:“随着我市创卫工作的开展、环卫技术设备的更新,工作环境和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我会继续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咱们的城市也会越来越美。”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