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晚报让父子俩有了共同话题
关爱单亲儿童 社区冬日送暖
小区设一键呼叫 有事可连线社区
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古琴音乐会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12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晚报让父子俩有了共同话题

王福安在家中阅读《平顶山晚报》
 

□本报记者 吕占伟 文/图

◆受访人:王福安

◆身份:农民

◆订报时间:20年

77岁的王福安家住宝丰县周庄镇上河村,只有高小文化程度的他一生务农,从2000年开始订阅《平顶山晚报》,至今已有20个年头。在他的带动下,他的老伴和儿子也成了晚报的忠实读者。

“一天不看晚报,心里就着急。”12月7日下午,王福安在家笑着说。

常读报,拓宽老人知识面

上河村位于平煤神马集团香山矿附近,离市区比较远,这对晚报的投递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王福安十分珍惜晚报发行员的劳动成果,经常会守在家里等待发行员上门送报。

“上月17日,我又订阅了2021年度的《平顶山晚报》,还获赠了一把伞。”王福安说。

高小毕业后,王福安回家侍弄起自己的3亩耕地,后来入了党,担任村委会委员多年。他认为,阅读晚报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使他能较为准确地理解国家相关政策,并能转化成通俗的语言向村民进行宣传。

“眼睛花了,我总是戴着老花镜看报,最近几期晚报的字体变大了些,看着更舒服了。晚报对我们老年读者真贴心!”王福安说,晚报新开设的“老年生活”栏目很不错,他对该栏目刊登的“我市百岁老人张长富坚持读书看报写日记”这篇报道感触最深。“真是活到老学到老,我得继续读书看报。跟人家一比,我学习进步的空间还大着哩!”

好报道,写到读者心坎里

王福安喜欢看晚报的本市新闻和国内国际新闻。“前几天刊登的‘湛河·桥’系列报道,我一篇不落地看完了。我到市里见过这些湛河桥,有的从远处看,就像一道彩虹,夜景更是美。”王福安说。

上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晚报及时刊登了这一消息,并派出记者深入银行、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进行调查采访,刊发了两个整版的报道。

王福安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出去买个东西,出趟远门坐车、坐船都要用手机扫二维码,有的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如果事事都依靠儿女,也太麻烦了。晚报的几篇报道说的都是咱市老年人的事,服务性强,真不错!”

一家人,看着报纸唠着嗑

“晚报刊登新闻比较及时,很贴近本地,贴近民生。”王福安说。

“我平时也刷抖音,可主要还是看报纸。看晚报,能认清形势,思想上能进步,还能多学点字。”王福安的老伴说。

受父亲王福安的影响,48岁的王延辉也喜欢读晚报。他说,自己在平煤神马集团香山矿上班,家住新城区,中午常就近到父亲这里蹭饭,其间,爷儿俩经常会为晚报刊登的某篇报道展开讨论。

“延辉在单位是中层,俺爷儿俩经常是看着报纸唠着嗑。”王福安说,他会一直订阅晚报,因为读晚报早已成了他的生活习惯,读晚报让他和家人有了更多共同话题。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