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做强集体经济 建设文明乡村
路口撑起“风雨伞”
鲁山郏县四村有望获得省补资金
民生热线
新闻短波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1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雨霖头村:
做强集体经济 建设文明乡村

该村扶贫人员帮脱贫户范松炎(右)采摘蔬菜
 

□本报记者 范丽萍 文/图

“享受到国家的好政策,这日子越过越轻松。你看,这是村里帮俺盖起来的厨房、卫生间,还送了电磁炉等生活小家电。”12月2日中午,打扫完村里的卫生,郏县王集乡雨霖头村村民范松炎高兴地对来访的村干部说。

农户脱贫 乡风文明

今年69岁的范松炎快人快语,干活很麻利。他家院子里很整洁,种植的蔬菜绿油油的,生机盎然。

3年前,范松炎家还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日子过得很艰难。“除了种地、打零工外,也没有什么别的经济收入。”范松炎说,自己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还要长年照顾患病吃药的老伴儿,也出不了远门。村里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隔三岔五上门帮扶,不仅给他安排了保洁员的公益岗位,还在“六改一增”改造项目中帮他打了院子的地平,加盖了厨房和厕所。“原来水管在院子里,天冷结冰路滑,我接水摔倒过几回,后来跟村里一说,村里很快就有人来把水管改到厨房,生活方便多了。”

家里的情况不断改善,范松炎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不光我家情况越来越好,这几年,村里的变化也很大,修了道路,建了游园,村道上干干净净的,大家没事就在文化活动广场上跳跳广场舞,心情也好。”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9户,通过各项政策扶持,他们的居住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陆续摘掉了“贫困帽”,实现了增收致富。

范松炎粗略算了算,他每个月公益岗收入300多元,再加上土地流转、养老金、医保补贴等费用,“一个月大概有1000多元的收入,足够生活开支了。”

壮大产业抱团发展

雨霖头村位于郏县县城东,交通便利,临近汝河,是传统的花生加工集散地。村子离市区不到半个小时的车程,入村道路平坦开阔,还有不少临街商户,秩序井然。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孙刚强、扶贫专干吕光伟介绍,该村共366户1459人,可耕地1200余亩。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村民就开始做花生收购加工生意,最多的时候,每3家里面就有1家在做。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质量、货源方面的要求,有的家庭作坊维持不下去关了门,目前还有二三十家在做。

“这几年的花生市场行情不错,这里是沙土地,临近汝河,地理位置优越,我们就想着在花生加工产业上多下点功夫。”孙刚强说,通过多次到外地考察,他们今年上半年注册成立公司,采取“公司+农户+集体经济”的形式,鼓励村民入股,整合资源,统一收购、销售、加工,做大做强花生加工产业,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农户增收致富。目前,村里已流转土地50余亩,20余名村民入股。

今年37岁的陈兵是入股村民之一,从父辈至今,他家已经做花生加工生意20多年。这些年,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他觉得单打独斗已经跟不上形势,只有整合资源,把品牌做强、做大,才能有好的前景。“曾经不止一次,来了大单也不敢接,因为自家产能不足,货源不够,只能看着挣钱的机会白白溜走。”他说,只要大家劲儿往一处使,办法总比困难多。另外有了品牌优势,未来的路子也会更广。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