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回眸2020 关注鹰城民生实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为残疾儿童扬起生活之帆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0年12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残疾儿童扬起生活之帆
今年我市1448名残疾儿童获康复救助
◀12月6日,在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语训室里,老师使用先进的言语矫治仪对听障孩子的发音进行矫正。
▼12月6日,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的感统训练室里,护士对患儿进行肢体康复训练。
 

□本报记者 李科学/文 李英平/图

12月3日下午,在位于新城区的市残联大楼内的平顶山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3岁多的唐氏儿罗罗趴在围栏秋千上,两手紧抓着吊绳荡来荡去,不时向妈妈咧嘴笑笑。经过一年多的康复训练,原本有语言障碍的罗罗能开口说话了,身体协调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继续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是我市2020年民生实事之一。根据要求,我市对具有本市户籍或居住证、符合康复条件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开展康复救助,全年救助不少于1126人。截至目前,我市已为1448名残疾儿童提供了康复救助,是我省下达我市年度目标任务的128.6%,先后向各县(市、区)拨付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1213.9万元,基本实现了残疾儿童动态意义上的应救尽救。

让康复患儿融入社会

12月3日下午3点多,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语训室,小班的孩子们正在朗诵歌谣。除了戴着人工耳蜗,孩子们清晰的发音、欢快的笑容与普通幼儿园无异。大班的十多名孩子正在上美术课,在老师引导下为图片中的小雪人画上笑脸。

“语训部和康复部目前收治有76名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孤独症儿童。”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党支部副书记李东利说,该中心对全市符合条件的0到6岁儿童应收尽收,实施抢救性康复,费用全免。今年共收治了95名孩子,19人已毕业,进入幼儿园或小学正常学习。

教研组长孙晓乐说,听力障碍孩子基本上都是从零开始学习。鲁山县张良镇的小武一岁多查出听力问题,在郑州做了人工耳蜗,又在该中心进行了累计近两年的训练,目前已上幼儿园。一段小武读古诗的视频显示,他的发音清晰且有抑扬顿挫。“我们会回访两年内毕业的孩子,毕业两年以上基本就稳定了,能正常融入社会。”

感统教室内,平衡木、蹦床、俯冲滑板、拉架床……孩子们跟着家长在老师李莹莹的指导下上课。5岁多的小勇来自叶县,一遍又一遍地跳地上摆好的圆环。跳完后,他主动按不同颜色收起圆环,随后开始骑小车,为避免撞到身边的人小心绕过。

小勇智力残疾,好动,常有攻击行为。他的爸爸在外地打工,上小学的哥哥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原来想着半年能坐住,不打老师,会听指令就知足了。”妈妈高兴地说,没想到才一周孩子就能坐定了,如今关注力有了提高,也有了耐性,“进步很大,后悔没有早点来”。

李东利说,儿童最佳康复期是0到6岁,例如唐氏儿,经过康复训练恢复得好的能够正常上学,渐渐融入社会。

残疾儿童家庭的希望

1岁5个多月的洋洋来自叶县,已经在市第四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进行了3个多月的治疗。12月4日上午,他正做着头部针灸,四处张望。“刚来时不能坐,头软得撑不住,趴在大人肩膀上。”妈妈张女士说,如今大人一只手牵着,洋洋已能走路了,“可理想”,她笑了起来。

洋洋出生前,张女士先后在多家医院做过检查显示胎儿发育异常,但她不忍放弃,孩子出生后被诊断为弛缓型脑瘫。市四院医生根据洋洋的情况制定了康复训练方案:点穴、针灸、电疗、感统训练、作业疗法……听到妈妈说“再见”,以前根本不会抓握的小洋洋小手一张一合,表达“再见”。

市四院儿童康复科主任段传伟说,按照符合条件者应救尽救的原则,今年共收治了57名患儿,其中肢体类27人、智力类30人。

按政策规定,该院实行康复救助的孩子肢体类每月救助标准为1480元,智力类每月1600元。段传伟说,如有需要,该院还可为患儿先行垫付费用,治疗结束后按先医保后救助原则核算,超出部分再付费。“一般来说,只要不是病情非常严重的孩子,所需费用很少,大大减轻了患儿家庭的负担。”

不到3岁的患儿明明前几天刚出院。护士长陈凌云说,明明在郑州出生时体重轻,受巨细胞病毒感染,经治疗保住了性命。他定期在市四院进行康复治疗两年多,恢复良好。在医保报销及享受救助政策之后,家里负担费用累计仅2000多元,如果全部由个人承担,需要花好几万元。

“只要符合要求,应救尽救。”段传伟说,该科室接收的1岁以下患儿占比较大,说明家庭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有些患儿三四个月就发现症状了”。该院儿保科筛查力度也很大,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在科室治疗的脑瘫患儿好转率达到百分之百,越早干涉,效果越好”。

扩大受益面 最多跑一次

在明确今年康复救助目标的同时,我市还扩大了救助范围。各县(市、区)在实现0-6岁残疾儿童应救尽救的前提下,依据本地财力状况,扩大救助年龄至14岁,同时将全市肢体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扩大至16岁,增加5个月的视力功能康复训练费用,扩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受益面。在着力保障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需求的同时,我市实现残疾儿童从发现到救助一站式服务。

据市残联副理事长刘冠军介绍,今年我市各级残联在申请环节取消了贫困证明材料,改由残联依据诊断证明与相关部门进行信息比对;在审核环节,取消了社区(村、居委会)审核盖章环节,由县级残联审核确认,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人提交材料的审核,推动“最多跑一次”落实,实现“一次办好”。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监护人可以按照就近就便原则自主选择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今年以来,我市已先后向各县(市、区)拨付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1213.9万元。

今年新冠疫情期间,为让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不受影响,康复机构采取送训上门服务或在线服务。目前,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各项制度不断得到完善,残疾儿童救助格局基本形成,全年民生实事任务已超额完成。

(文中儿童均为化名)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