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出彩鹰城 圆梦小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郝战夺:迷迭香托起山村致富梦
松垛沟村:香菇越种越多 腰包越来越鼓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0年1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松垛沟村:香菇越种越多 腰包越来越鼓

松垛沟村村干部及驻村工作人员与余运通(右一)一起分拣香菇
 

□本报记者 范丽萍 文/图

“这一季的香菇采摘已经半个月了,收成不错,销路也不用愁,我只用在家里分拣、烘干好,就会有人上门收购。”11月25日下午,望着眼前一排排长势喜人的椴木香菇,鲁山县下汤镇松垛沟村村民余运通脸上乐开了花。他说,当天是第二轮采摘,平常自己忙不过来的时候,会请工人来帮忙。

香菇种植,是余运通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每年春季和秋冬之交,是余运通最忙的时候。“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不仅环境变美了,还有好的扶贫政策,村民受益了,腰包也越来越鼓。”余运通说,去年,他靠香菇种植、打短工及丝绵加工收入十几万元,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劈山打井便生活

松垛沟村位于鲁山县下汤镇西北深山区,虽然道路蜿蜒曲折,但目之所及一派新气象,造型别致的景观灯、整洁的文化广场等,一点不比城里的居民小区差。

“原先,缺水、道路不通是阻碍群众发展和脱贫的最大难题。”松垛沟村党支部书记王松伟介绍,松垛沟村辖11个自然村,共有222户99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98户418人,是下汤镇贫困发生率最高的一个村,人均可耕地非常少,基本上靠天收。尽管村里大多农户有香菇种植经验,但因道路不通,加上天气、缺水造成的落菌等损失,农户忙活一年也收入不了几个钱,其他乡村经济也很难发展。

“原先我家住在‘大黑潭’,距村委会8公里。”脱贫户赵须党对此感受颇深,山民住得比较分散,日常用水取自山沟,天旱时得跑很远去挑水。驻村帮扶工作队入村后,挨家挨户走访,宣传国家的扶贫政策,与村“两委”成员一起筹资改善人居环境,为群众解决饮水和住房困难等。

“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专门联系了水利部门人员进行现场勘探,打了三口深水井。在我们大黑潭的那口最麻烦,因为路窄过不了大型机械车,硬是把山头劈了一部分,干了两三个月。”赵须党说,他们村实现了饮水全覆盖。通过农村危房改造,他和另外76户村民搬进了镇上的新房。

产业扶持助发展

“光是种植香菇,去年我就收入六七万元。”脱贫户费坤奇说,他家6口人,上有老、下有小,根本出不了远门打工。前几年种椴木香菇,由于缺乏经验,再遇到恶劣天气,经常赔钱。驻村帮扶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协同村里给他安排了公益岗,负责村里的治安巡逻,每月有几百元收入,还让他参加了多场种植、养殖技能培训。

慢慢地,费坤奇明确了发展思路,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今年种了两三万节椴木香菇。通过村里、驻村帮扶工作队组织的消费扶贫产品对接会,他和其他种植户将香菇销往广东、福建等地。问及今后的打算,费坤奇笑了笑,说:“村里正在规划开展香菇大棚种植项目,我想着到时承包几座,这样可以降低一些天气、气候等因素所造成的损失,保证香菇的产量、质量以及新品种的引进和开发。”

“就香菇大棚种植这个项目,目前村里已经流转了50多亩土地,第一批计划建设30座,每年收取一定租金,用于村里公共设施建设、村民事务等。除此之外,我们还打算结合这里的村情风貌,多角度、多思维发展民宿旅游及新的集体经济。”王松伟和鲁山县人民法院驻松垛沟村第一书记郭伟涛表示。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