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王振芳所著《问汝窑》出版
先生的小院
奇文妙思 赋说乡愁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先生的小院

 

◎赵大民(河南鲁山)

我说的这位先生,是河南鲁山县的郭成智先生。

那年阳春三月,我从山里的家到鲁山城里访一位文友,他是生意人,做些小本买卖。业余,他写诗,也写散文,偶尔发表了,就美得很,就要邀一些友人喝两杯。妻就说他,你们文化人都与酒有缘。他醉与不醉,都说话不混沌,他说:“咱算啥文化人?郭老师才是文化人,大文化人。他论证了墨子是咱鲁山人的事儿,真中啊!”

我这次是又听他这样说了,就对他说拜访一下先生去。他说:“中。现在就去。”他说着就把他的生意摊子丢给了妻子,走人。

郭成智先生的家在鲁山一市场的边沿,巷小,路窄,却人声鼎沸,那市场里瓜果等农产品之类的东西,都是批发的价,谁都想省一点钱去。

我们在一处小院停下来时,先生已在门口迎着了。他笑着伸出手来,那高大的个子,把我们都映衬得低了不少。我就很自然地想起家乡的刘家山来,那是家乡最高的山,有高度,也有气势。

走进先生的小院,我惊诧于它的天然,那些树木花草,绿一片,花一片,仿若进了植物园,人与自然,自然与人,和谐生趣,融为一体。院门一关,尘嚣远去,清雅自来。

我不由得说:“先生的院子真舒心。”他笑了说:“比你们山里的景致差远了,我也只是闹中取个静。”

我们刚在正屋坐下,师母就沏上了茶,紧接着就削了苹果让我们吃。我们推让时,先生就把苹果接过来,硬递到了我们手里:“到家了,东西,该吃就吃;话,该说就说。”

先生的腔调大,如小伙子,很难想到他已是八十多岁的人了。师母埋怨着他,“您不会小点声?”他瞅着师母说:“说惯了不是?您真不知道?”师母就抿着嘴笑了。

一个苹果还没吃完,先生就把我们引到他的书房去了。说实在话,书房并不齐整,有点乱,但乱的是到处的书,连电脑桌上也是。但先生却知道自己乱中的秩序与情趣,他心中有数,也有神。他顺手就把一摞打好的稿子递了过来,那是他写的剧本《墨子》。

我们是坐着的,而先生却躬身站在我们的身边,随着我们翻动的书页,一一指给我们看,说给我们听。他的语速有点快,但稳重有力,他自己沉浸到墨子的精神世界中去了,也把我们的心紧紧地抓住了。

先生研究墨子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很难想象一位老人三十多年来,从别人认为的传言中,苦心钻研《墨子》,从书中典型的鲁山方言及民俗故事中,一步步厘清墨子与鲁山的渊源。他拖着自己的病体,踏鲁山城乡访古,走全国各地探寻,写作发表了《墨子本来就是鲁阳人》《墨子姓氏先祖考略》《墨子年代考述》等论文,出版了专著《墨子鲁阳人考论》,有力论证了墨子是鲁山人,他的研究成果震惊了全国与世界。先生把“传言”演绎为“辉煌”,因此也成了墨子文化的传承人,河南鲁山也因此成为中国墨子文化之乡。

先生是被师母请出书房的,他刚坐下来,师母就递给了他一杯茶,让他润润喉咙,先生就对着师母眯缝着眼睛笑了。师母转过头对我们说:“他呀!老了老了,本该歇歇了,却让墨子迷了心。一说起来就没了头,一跑起来,就不知道什么是家了。但回到这个小院里,他一坐下来,一读起来,一写起来,就把自己又忘了。”

先生听了,竟轻轻地抚了一下师母,笑了。

文友说:“郭老师做的是功德无量的事,我们都敬重他,佩服他。”我也说:“今天我是第一次见先生,但先生是早在我心中了。”

师母笑着说:“看你们把他夸哩!他就知道个墨子。”

“墨子可不得了,大圣人啊!咱鲁山人啊!”先生大着声,挥着手说。

我们看着先生的神情,就又一次被感动了。先生的心里,住着一个最真实的墨子,最神圣的墨子。

我们离开时,已近中午了。先生和师母要留我们吃饭,我们不愿再打扰他们,就起身告辞了。他们一直把我们送出门外,我们走了一段路,回头看,他们还站在那儿目送着我们。我的眼睛就湿了,就想着先生家的小院,是再也不会从我的心里走掉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