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第二十一个记者节|抗疫·脱贫攻坚我们在现场
3上一版  下一版4
 
难忘,那些泪目的瞬间
脚上沾泥土,作品有温度
让地头田间无缝衔接字里行间
讲述好故事,记录感动瞬间
唯有真情最感人
在喜悦和感动中奔波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唯有真情最感人

5月19日,全市“疫散花开 大美鹰城”摄影作品展在市委、市政府办公楼二楼大厅开展,王春生(右一)在现场采访观展市民。
本报记者 李英平 摄
 

今年是全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本报于4月份适时推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线故事”系列报道,我相继采写刊发了《分了新房 娶了新娘》《草长牛肥 瘠土生金》《果丰薯甜 山村换颜》等5篇稿件,其中《分了新房 娶了新娘》的采写过程让我记忆深刻。

在鲁山县张良镇姚吴程村,一名50多岁的光棍汉通过易地搬迁分到了新房,随后又找到了对象。这条颇具新闻价值的线索,让我眼前一亮。确定采访对象的第二天上午,我早早赶赴张良镇,在该镇扶贫办主任姬新会的带领下来到思源居社区,见到了采访对象刘阳。

憨厚朴实的刘阳不善言辞,但他的讲述真挚感人:他因家庭贫困初中没上完就外出打工,后来母亲病重他不得不回家照料,多年来与母亲居住在两间破旧的危房里,自己五十出头仍未成家。2018年,已经51岁的刘阳终于“时来运转”,他和附近村里的百余户贫困户享受国家扶贫政策,一起搬进思源居社区的新居。

更幸运的是,2019年,他陪母亲看病时结识了同一病房的周红。四十来岁的周红来自洛阳洛宁,患有严重的腰椎病。在刘阳热情真诚的帮助下,周红的病逐渐好转,两人也渐渐产生了感情走到了一起。如今,周红在思源居社区打扫卫生,刘阳则在附近的扶贫工厂工作,生活大有好转,两人过得很幸福。

结束采访时已近中午,我和刘阳夫妇又一起赶往刘阳原来的居住地姚吴程村。刘阳曾住过的两间危房已倒塌,他的一些老邻居纷纷感慨,刘阳这两年“交了好运”。“这一切都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刘阳感慨道。

本分善良又勤劳的刘阳能“时来运转”,是国家“搬迁搬出新天地,奋斗迎来好日子”等扶贫政策的最好注脚,极具典型意义。

新闻要感动读者,就必须先感动自己。在写《分了新房 娶了新娘》这篇稿件时,我数次心生感动,尽力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来讲述刘阳的故事。经编辑老师的精心修改,这篇稿件在随后的脱贫攻坚好新闻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

(王春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