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徐进玉:以科技助力农民增收
鲁自芳:科技助农奔富路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0年1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鲁自芳:科技助农奔富路

鲁自芳(右)和农户查看芦笋长势
 

□本报记者 范丽萍 文/图

11月3日上午,郏县渣园乡马圪垯村得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芦笋试验田满目绿色,一株株长势良好的芦笋已有半人多高。不远处,工人们在忙着锄草,做田间管理。

技术帮扶 产业致富

“芦笋是多年生植物,每年收割两季,一亩地年收入5000元,合作社共流转土地2000亩,种植芦笋1400亩,一年就是700余万元。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户不仅腰包鼓了,还学习到了一整套先进的管理技术。”合作社负责人王力奇算完这笔账后总结道,“这一切,都离不开科技特派员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王力奇口中的鲁老师,是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良种开发中心党支部书记鲁自芳。2012年,鲁自芳被选为科技特派员,到郏县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我们合作社那时主要种植白菜、萝卜等,经济效益不高,想换一些经济价值高的作物,但不懂技术。鲁老师来后,严把新品种引进、地块选择、育苗、定植、施肥、栽培、管理等环节,耐心指导,把基地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芦笋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他也成为我市芦笋规模推广种植第一人。”王力奇说。

王力奇说,选择芦笋品种,花费了鲁自芳不少心血,他多次到山东考察学习并引进本地试种,第一年就获得了较大收益。示范基地的建设也带动了芦笋的种植、采收、技术跟踪服务以及农资农贸市场等产业链的建设。

做给农民看 带着农民干

鲁自芳今年56岁,从事农业技术行业已经30余年。“我就是从农村出来的,对土地怀有很深的感情。干了这么多年,每天与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块打交道,感觉可有意思,没想过改行。”鲁自芳说,土地是农民的根,直接关系到农民的“钱袋子”。而提高土地产量和质量最好的办法,就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将更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办法传授给生产劳动者。

这些年,鲁自芳编写了百余种技术资料,并结合农民技术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为农户开展技术服务、咨询。

2016年,鲁自芳被选聘为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在郏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的组织领导下开展科技服务。

“鲁老师人不错,技术也好,每个月都要来我们村开展几次技术服务。村民遇到生产技术问题,也都爱找鲁老师帮忙。”11月3日下午,在郏县长桥镇楼王村村委会,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延军拉着鲁自芳往屋里让:“村里马上要建16个春秋大棚,多种一点经济作物,农户也能多增加一点收入,但是技术指导离不开你,以后肯定还要多多麻烦你。”

“这没问题,我手机24小时开着,随时打都行。”鲁自芳满口答应,又询问了在场村民段延停家的辣椒收成情况。

段延停是村里的辣椒种植大户,流转了50亩土地,今年收成还不错,亩产达到四五百斤(1斤=500克)。“因为今年上半年遭受过一次病虫害,收成比往年略低,但我心里很满足,要不是鲁老师及时出手控制住了病虫害,恐怕今年就要绝收了。”段延停说,当时辣椒大面积出现黄落叶、脓果现象,打了农药也没用,他赶紧给鲁自芳打电话求助。鲁自芳经过仔细查看,发现辣椒感染了病毒,经对症治疗,辣椒才算恢复生机。

“其实,辣椒感染病毒的情况年年都会发生,且病情发展极快,要多观察、早预防、早治疗。”鲁自芳认为,给农作物看病与给人看病一样,从业者要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果断处置病情的能力。他表示,将继续潜心研究,帮助农民引进新品种、提升种植水平,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