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出彩鹰城 圆梦小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赵红棉:助农致富 授人以渔
许浩:推广农技 真抓实干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0年10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许浩:推广农技 真抓实干

许浩(右)与果农探讨果树管理技术
 

□本报记者 胡耀华 文/图

“这梨树长势不错,下一步要注意肥料和修剪,确保明年坐果更好。”10月24日下午,在鲁山县瓦屋镇一家果园内,53岁的许浩向果农们讲述梨树的管理技巧。

许浩是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也是省科技特派员,负责对鲁山县瓦屋镇红石崖村、白土窑村和刘相公村进行农业技术指导。

科技服务团在行动

许浩老家在鲁山县马楼乡楼张西村。农村出生的他,从小对农业技术情有独钟。从学校毕业后,他如愿以偿成为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

许浩工作之余喜欢到田间地头转悠,向农民推广农技信息,讲解农作物种植要领,他最大的心愿是让更多农民尝到科技兴农的甜头,多打粮、多赚钱。久而久之,许浩成了不少农民的知心朋友,大家遇到难题都喜欢找他帮忙。许浩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这也是他喜欢钻研和推广农业技术的重要原因。

2016年,许浩成为河南省科技特派员。为做到精准服务,他与科技特派员张恒利、张杰一起组成科技服务团。张恒利擅长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张杰是食用菌方面的专家,服务团特别受欢迎。

“这几年他没少给我们提供帮助,有时候他自己来,有时候和其他人一起来,推广优良品种,指导我们搞特色种植。”红石崖村党支部书记李建林说,在许浩的建议下,他们村去年开始种植冬桃,今年部分果农就有了收益,还有不少人也要跟着种植。

许浩每个月都要到红石崖两三次,这里山高路陡,让他没少作难。今年1月份,许浩前往该村送科技资料时遇到下雪,怕困在山上赶紧往回赶,但还是因路滑车辆差点滑进沟内。“幸亏路旁有栏杆,否则真滑下去了。”许浩说,后因实在无法行走,他只好将车停在山上,步行数公里后坐公交车回到了市区。

一周前,许浩又为红石崖村、白土窑村和刘相公村免费提供了新型麦种,村民颇为感激。

引导农民发展产业

“今年仅梨就卖了4万多元,种的桃子和苹果也结果了。”在瓦屋镇刘相公村一家果园内,57岁的果园主人杨留洋高兴地说。

刘相公村位于丘陵地带,土地贫瘠,在许浩建议下,杨留洋4年前栽种了60亩果树。为不耽误果树生长,许浩经常前往查看,施什么肥,喷什么药,如何修剪,他都会耐心指导。

马楼乡官庄村村民杨要岭有片闲地不知道种啥好,许浩让他种桃子,还帮他引进3万棵杂交楸树苗,预计今年就有一笔不菲的收入。

许浩的汽车上经常存放着小麦播种技术明白卡、果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手册等科技资料。这些资料都是许浩自己印制的,免费分发给村民。许浩还举办培训班,设法让科技扎根千家万户。“谁说种地不赚钱,俺家今年仅花生一项就卖了3万多元。”磙子营乡东岗阜村58岁的邵中宝说,这些离不开许浩的帮助。

由于常年为邵中宝提供农技服务,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于是种什么、怎么种、怎么管理,邵中宝总会找许浩咨询。邵中宝种的地由原来的4亩发展到了现在的16亩。去年,许浩帮邵中宝引进了新品种花生,结果产量比往年高出近一倍,吸引周边不少人争相种植,特别是今年,一亩花生收入2500多元。

“他腿脚勤快,技术过硬,做事认真,在科技扶贫上没少出力。”昨天上午,鲁山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一名工作人员评价许浩说。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