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曲艺盛会 相约鹰城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生活是源泉 创新是生命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0年10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奇志:
生活是源泉 创新是生命

奇志向本报记者讲述创作经验
 

□本报记者 尹家祥/文 李英平/图

“雪山,平顶山人来了……”坐上火车去拉萨,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相声演员奇志和徒弟张伟的口技相声《祈福》,秀了一把绝活儿,在第十届中国曲艺节上带着观众“绘声绘色”游边疆。

“相声以说载道,在笑声中传达真善美。这门艺术要流传下去,让老百姓喜欢,就必须得创新,生活是源泉,创新是生命。”9月29日上午,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奇志品着杯中的咖啡,向本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从艺历程和对曲艺的看法。从早期的双簧表演到如今的口技相声,作为一个创作型艺人,奇志的探索从未止步,融入时代元素的同时,探寻艺术的无限可能性,也让观众耳目一新。

创新是生命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1970年,17岁的山西小伙杨其峙,被部队文工团挑中,成为一名文艺兵。在军营中,他很快展露出自己的创作和表演才能,《我们的连长》《群丑赴宴》《巧破敌围》连获优秀节目奖。杨其峙将自己的艺名取作“奇志”,与本名谐音,内涵饱满,响亮易记。在部队的十多年,奇志参加了各种演出,还深入边防、哨卡、荒滩戈壁慰问,多次受到嘉奖和表彰。

1984年,部队文工团解散,妻子是个湘妹子,为了兼顾事业和家庭,奇志便转业至湖南,仍然从事自己喜爱的曲艺事业,在湖南说相声成名。

从艺数十年,奇志台风沉着稳健、张弛有度,吐字清晰,表演上极具爆发力和感染力。同时,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对自己创作的作品如数家珍: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白吃》、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的《喜丧》《我是110》《急脾气和慢脾气》《审贼》《楼上楼下》……奇志还特意提到了《审贼》,讲的是一个科长家里进了一个小偷后发生的事儿,那是20年前他写出来的作品。他进行了再创作,把年轻人喜欢的“穿越”元素融入其中,他的徒弟穿上古装化身“鼓上蚤”时迁,构思新颖。

头上扎一个小辫儿,鼻梁上涂一层粉,一个人在台前手舞足蹈,另一个人在幕后妙语连珠,奇志的双簧作品让他有了很高的辨识度。奇志说:“传统的双簧比较简单,传承到手里后需要再创造,双簧不光是演员一前一后的默契配合,其中暗含的戏剧冲突是后面的人要整前面的人,这个内核是产生笑料的最大根源,比如《秀才教妻》《缝衣服》《洗脚城》《打麻将》《傻小子念书》,说着说着就走板了,包袱就出来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相声怎样说才能让大家喜闻乐见?奇志说,这个问题值得所有曲艺人深思,他认为必须与时俱进,把握和引领时代的审美。生活是源泉,创新是生命。让相声这门艺术流传下去是曲艺人的初心,因此必须得创新,“以说载道”,传达真善美。

心中的一颤

当相声演员需要天赋吗?面对这个问题,奇志凝神想了一会儿说,这里面有天赋的成分,有的相声演员天生一副“丰富多彩”的面容,抖一个小包袱观众就沸腾了。当然,没有这种天赋也没关系,在坎坷和磨炼中学习,让技艺精湛起来,也能让自己的一个个包袱“响”起来,让作品成为精品。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忙,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多是碎片化浏览,没多少心思去欣赏一段有主题、有故事、经过几番曲折的完整相声。奇志说:“尽管如此,十几分钟的段子如果认真听下来,你就不得不称相声为瑰宝,这里面有人物的塑造,有惟妙惟肖的细节,譬如说同样是笑,奶奶是怎么笑的?妈妈是怎么笑的?儿童是怎么笑的?一定是不一样的,你从生活中观察,在舞台上瞬间把它们从脑海中准确提取,通过面部表情生动地传达出来,让观众心中一颤,感觉有了汇合点,从这一刻起,观众会觉得这个不错哦,得往下看。”

最近,奇志写了作品《逆行者》,聚焦为抗疫献身的男护士。他表示,说台词的时候能力大小就在一瞬间,同样的一段台词,有的演员在台上可能会一带而过,有的演员则是把自己完全转变为角色,共情以后神韵就会传达出来。说到这里,奇志即兴说了一段台词,声情并茂,眼眶跟着湿润了,他拿起纸巾擦了擦眼角。

最好的舞台

2004年9月,奇志调入中国铁路文工团,常年深入各路局路段、车站慰问演出。奇志曾担任中国铁路文工团曲艺杂技团党委书记、文化部戏剧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三次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如今,依然奋斗在中国铁路文工团慰问演出一线。

今年8月4日,奇志随中国铁路文工团在前往兰州的火车上进行了第一场慰问演出,由此开启了密集的行程。车过天水,勾起往事一幕幕,40年弹指一挥间,1980年他曾随部队文工团在此演出。

8月5日,他打起背包,直奔甘肃平凉。

8月9日,在宁夏固原一天三场演出,之后赶赴中卫,在隧道工程现场、供电车间、工务段、机务段、工人办公室,文工团的演员们都奉献了精彩的表演。

8月11日有些累,以至于奇志不知道这一天一共演出了多少场。

8月15日,在银川车站,车站领导的致辞打动了奇志的心:“你们在我们车站候车室、站台、车间演出,这是艺术家最好的舞台。”

8月16日,在吴忠车站,列车上共有三场演出,奇志回来后游了个泳,身体一下子舒展了许多。

8月20日,奇志和徒弟结束在银川的行程,“顺利完美快乐地完成了这次兰州局一线慰问演出”。

休息了一阵子,奇志9月5日随中国铁路文工团来到广西柳州慰问演出,走进深山、小村。他的感悟是:“进山沟,钻草棚,哪儿有咱们的铁路职工,哪儿就是我们的舞台。”

9月25日,曲艺家、文艺志愿者“天冷热情高”,汇集内蒙古乌兰察布采风,奇志参加了此次活动。

9月28日下午,奇志从北京赶赴平顶山,参加中国第十届曲艺节开幕演出。

谈起与平顶山的缘分,奇志说,自己见证了这座城市从“煤城”到“美城”的可喜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奇志多次来马街书会表演节目。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踩在马街的麦田里两脚泥,他与王彤合作表演了河南坠子《武松杀嫂》。当拿到100元的演出收入时,奇志“稀罕得掉眼泪了”。要知道,那个年代100元钱真是顶用啊。两年前,奇志还来过马街书会当评委,如今这里办起了中华曲艺展览馆,书会的条件一年比一年好。

名师出高徒

9月29日晚,在中国第十届曲艺节的开幕演出节目《祈福》中,我市观众领略了奇志徒弟张伟的绝妙口技:列车的汽笛声、轰隆声,还有各种惟妙惟肖的声音,尤其是俏皮的“鸟语”,让现场观众捧腹大笑。师徒二人互为捧逗,也就是“子母哏”。

“我的这个徒弟聪明,基本功不错,有绝活儿。”奇志说,张伟歌唱得好,书法也不错。他会在家立个话筒、准备好音箱勤练口技,因为带话筒和不带完全是两种效果。“当然,也有一些口技演员上台不受欢迎,因为你再学不如真的像,而真的处处有。口技得有好的段子作为载体,没有好的段子只是一个匠人。”

张伟1979年出生于江苏省金湖县,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影视表演专业,主攻口技和相声,师从奇志并搭档演出。他的表演多以学唱为主,结合了传统与现代相声的新元素。他和奇志合作的作品有《新短信传情》《城市噪音》《如此导演》《包装》……

如今,奇志悉心点拨徒弟,在外参加演出,居家含饴弄孙,其乐融融。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