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曲艺盛会 相约鹰城
3上一版  下一版4
 
双胞胎兄弟对幽默小品的艺术追求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0年9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全和、刘全利:
双胞胎兄弟对幽默小品的艺术追求

▶昨天,在第十届中国曲艺节会场,刘全利(图左)、刘全和(图右)两兄弟以别样的造型向鹰城观众问好。
 

□本报记者 刘蓓/文 李英平/图

在舞台上看到两个长得一样的人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讲述幽默滑稽的故事时,你就知道,刘全和、刘全利这对双胞胎兄弟来了。在第十届中国曲艺节上,国家一级演员刘全和、刘全利兄弟,带来了滑稽小品《兄弟拍电影》,让鹰城观众近距离欣赏他们的滑稽表演。

“这是平顶山吗?变化真大!”9月28日晚,刚到达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兄弟俩就发出感叹,这是他们第五次来平顶山了,每次来鹰城都有新变化。

从模仿到创新,“中国卓别林”走向世界舞台

说起哑剧这种滑稽的表演形式,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卓别林。肥裤子、破礼帽、小胡子、大头鞋,再加上一根从来不舍离手的拐杖,卓别林用他的表情和动作将美国默片带到最高峰。刘全和、刘全利两兄弟的滑稽表演,也是受到卓别林表演的启发。

刘全和、刘全利1957年出生于天津,家里兄弟姐妹众多,全靠父亲挣钱养家。1970年,铁道兵文工团到天津招收文艺兵,曾跟父亲练过武术的兄弟俩去报名考试,顺利成为其中一员。

进了部队,一开始两人练的是舞蹈,因长相一样,适合变魔术,两人又开始了杂技生涯并取得了骄人成绩。随着年龄增长,体能素质逐渐影响两人的杂技发展,“深感需要新的艺术突破”。在给一个波兰考察团表演时,波兰一位艺术总监惊叹道:“这哥俩不就是中国的卓别林吗?”两人眼前一亮,开始模仿卓别林的表演。刘全利说:“我们看了很多卓别林的资料,觉得他的表演路子很适合我们,就渐渐往幽默小品、幽默滑稽方面发展了。”

模仿终究是暂时的,想要长久发展,必须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他们开始把杂技与小品、相声等多种幽默元素相结合,在滑稽表演中融入戏剧性的情节,并得到了姜昆、陈佩斯等名家的指导。很快,他们创作出《抢桌子》《修路灯》《照镜子》《橱窗模特》《摄影爱好者》《梦幻奥运》等众多受欢迎的作品。凭着《照镜子》,他们在意大利一举获得第九届世界滑稽大赛最高奖“金小丑”奖。

为了记下灵感,床头永远放着笔和纸

昨天上午9时许,在市文化艺术中心,记者见到了刘全和、刘全利。“你这样走,胳膊甩起来,不要刻意,自然点儿。”刘全利正与一名女孩合戏,他手把手教女孩如何表演,细心又耐心,刘全和在一旁不时配戏帮忙。

双胞胎弟弟全利更外向些,哥哥全和更内敛。“我们俩一个是逗哏,一个是捧哏嘛!”刘全利说,性格的反差也造就了舞台上的一些冲击和矛盾点,给他们的表演带来更多张力。

创造节目是兄弟俩日常生活的常态,为了能随时汲取灵感,他们床头都放着笔和小本子。“有时候半夜睡得迷迷糊糊,突然想到什么,马上坐起来记下,第二天再思考怎么放到自己的作品里。”刘全和说,有时为了研究一个新节目,满脑子都是相关元素,但灵感转瞬即逝,必须要第一时间记下来,作品就是靠灵感一点一点堆砌出来的。

兄弟俩在法国蒙特利尔演出时,曾看到舞台上一个身体很柔软的演员表演用身体穿过网球拍,当肩膀穿过后,又将腿抬高进入网球拍。当时台下观众并没有鼓掌,这位演员从口袋里拿出一把纸花,手扬花落,观众立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比演员说‘给点掌声好不好’要高级很多。”刘全利说,后来他们把这个动作融入作品《备战奥运》中,每一个项目表演结束时就来个撒花,带着观众进入他们的表演节奏,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舞台表现力,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共情。

终身不断学习,是一个演员最需要的品质

“一个演员需要终身学习。”刘全利说,演员要一直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地超越自己、颠覆自己,“你把这个节目作为起点,下一个节目就要超越它,每个作品都要融入更多不同的元素,才能一直进步。”

从铁道兵文工团转到中国广播艺术团,兄弟俩滑稽艺术的发展打开了更宽阔的天地。他们说,团里星光熠熠,侯宝林、马季、姜昆、陈佩斯、冯巩等都是德艺双馨的大艺术家,当时团里要求每年必须出一个新节目,也逼着他们不断学习、创新。

“我们琢磨着,别的艺术都可以借鉴滑稽表演,滑稽为什么不能借鉴其他艺术呢?”刘全利说,“小丑”其实是最全面的演员,滑稽是综合艺术,音乐、戏剧、舞蹈、曲艺、影视、摄影等多种元素都可融入,在不断的跨界摸索中,他们的滑稽也实现了从技术到艺术的新飞跃。比如《兄弟拍电影》融入拍电影的元素,《摄影爱好者》和摄影相关,《指挥家与钢琴家》和音乐相关……

“我们的创作都来自生活,平时很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也特别喜欢跟人聊天,没准儿听到哪句话就找到了灵感。”刘全和、刘全利说,艺术最关键的是用心,还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为了适应观众和时代发展,兄弟俩不断地对节目做出改进,加入新元素。比如在《照镜子》中,他们加入了对镜互跳“骑马舞”的动作,更贴合现在的潮流。

台上令人捧腹,台下辛勤汗水。作为双胞胎演员,两人的长相很有辨识度,也给观众带来更多的快乐。为了保持这样的状态,两人跑步走路、肌肉练习等很多事情都会保持同步。“时刻都有危机感,永远不敢歇一歇。”刘全和、刘全利说,出国演出间隙,他们从不购物逛街,而是去看演出做观摩,时时都在琢磨“这个节目应该再怎么打磨”“下一个节目创作什么”。对他们来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踏踏实实追求自己喜欢的艺术,留下更多的好作品。

多次来到鹰城,期待曲艺之乡越来越好

回答提问时,兄弟俩经常不约而同地说出同一句话,默契十足。“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就是没见山!”谈到平顶山,两人展现出他们的搞笑天赋。他们说,9月28日到鹰城已经很晚了,没来得及看标志性的平顶山,但他们特别喜欢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环境。“酒店门口就是白龟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早上起床去溜达溜达,特别惬意。”刘全利说,来平顶山几次了,每次都会觉得这个城市发展得比以前更好了。近几年,包括平顶山在内的国内很多地方的发展并不亚于国外,“期待平顶山越来越好,不仅是在曲艺方面,更希望平顶山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年轻人能有更多机会、更多成长。”

对于曲艺的未来,兄弟俩表示创新最重要。“任何东西都需要与时代同步,在继承、发展、创新中,创新是根本。如果没有创新,艺术就无法走得更远。”他们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如果一成不变,没有新鲜感,就会失去观众。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