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健康男女
3上一版  下一版4
 
肥胖可导致女性不孕
健康生活方式 有助于降低 慢性肾病风险
管好“老来痛” 晚年才幸福
年龄增长 自尊心也增强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9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管好“老来痛” 晚年才幸福

 

慢性疼痛对老年人的影响,超出很多人的想象。9月3日,《英国医学杂志·开放版》发表的一项超过5000人的研究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超过83%曾在过去6周内出现过至少一个部位的疼痛,其中又以肌肉骨骼疼痛最常见。研究认为,肌肉骨骼疼痛已成为全球老年人致残和疾病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疼痛困扰极为普遍

由英国牛津大学牵头的这项前瞻性研究,采集了“牛津疼痛、活动和生活方式(OPAL)”队列的数据,将调查对象确定为社区居住的65岁及以上人群,以了解疼痛对晚年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OPAL参与者存在慢性疼痛困扰,在过去6周内至少出现过一次疼痛症状;整体而言,女性比男性发病更普遍。若以部位细分,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下腰部、膝盖、手腕、颈部和肩膀,且所有部位的疼痛中,女性占比都高于男性。

“我国老年人的慢性疼痛比例不会低于英国的调查结果,甚至可能更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老年科主任郝瑞福说,“相比英国,我国还存在慢性病老年患者基数大、各地医疗条件不均衡等劣势,因此,无论肌肉骨骼疼痛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慢性疼痛都不容小觑。”据不完全统计,世界范围内,疼痛的发病率为35%至45%,老年人的发病率更高,为75%至90%。目前,我国还缺乏严谨的针对慢性疼痛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但一项针对中国六大城市的慢性疼痛调查发现,成人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为40%,老年人则为65%至80%。

一处疼痛,全身受罪

导致慢性疼痛的原因很多,涉及多个科室。郝瑞福举例说,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不只是骨科的事,骨折属于骨科,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关节疼痛属于内分泌科,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则属于风湿免疫科。不过,无论哪种疼痛,若不及时干预都会带来不良后果。

肌肉骨骼疼痛削弱活动能力。肌肉骨骼疼痛对老年人造成的最直接影响是活动能力下降。中日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教授说,骨关节疼痛首先会限制老人的正常活动,增加其跌倒风险,意外造成的股骨头骨折、腰椎骨折等连锁反应,更会使老年人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严重时只能卧床,并引起消化功能障碍、心肺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等。由于老年人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急性损伤易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甚至可能因此致死。

神经痛影响饮食及情绪状态。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更易患上神经痛类疾病,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疼痛等。由于病程长、恢复慢,此类疼痛可直接影响老年人的饮食、睡眠及情绪,且会促发其他并发症。

癌性疼痛缩短生存期。在癌症确诊和中期阶段,30%至40%的患者有中到重度疼痛,晚期癌症则高达60%至90%。相对而言,老年人发生癌性疼痛的概率比年轻人更高,且任何部位的癌痛都会引起局部甚至大范围的剧烈疼痛,让人难以忍受。

郝瑞福补充说,因胃病、慢性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等疾病引起的慢性疼痛,在老年人中也较为常见。由于疼痛造成的神经内分泌紊乱会导致严重的睡眠及心理问题,长期如此,不仅可能出现认知障碍,甚至会引发痴呆。

樊碧发说,慢性疼痛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进行长期、科学的管理,也需要健康生活方式的配合。他建议老年人提高疼痛管控意识,对慢性疼痛进行分级预防: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应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配合适当运动,以增强肌肉力量、加强关节灵活性、提高身体协调性;二级预防是对疼痛性疾病要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慢性化,积极按流程治疗,治疗过程不能断断续续;三级预防是进行积极康复,以防出现痛性残疾等不良后果。

(石筱璇)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