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倾此一生为曲艺 德艺双馨美名传
鼓槌一抖唱天下 钢飞一颤曲艺生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0年9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冯国:
鼓槌一抖唱天下 钢飞一颤曲艺生

冯国(右二)在教学员学唱鼓儿词
 

□本报记者 胡耀华 文/图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9月19日上午,在鲁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儿词培训班上,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鼓书项目传承人、河南省民间表演艺术家冯国手持钢飞和鼓槌,正用说绕口令的方法教学员说唱鼓儿词。

“说绕口令是练习发音的好方法,也能为唱好鼓儿词打基础。”冯国说。

家境贫寒学说唱

冯国出生于南阳市卧龙区,现居鲁山县,说起鼓儿词,他就想起了小时候。

“那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家里穷得不成样。”冯国说,因为经常挨饿,学门技艺成了他的梦想。

鼓儿词是我国古老而又独特的说唱曲种,初叫高台鼓儿哼,又名大鼓书,俗称鼓儿词,是一种鼓板击节加说唱的艺术形式,道具是一直径8寸的扁圆形专用书鼓,一月牙形钢板(钢飞),全场伴奏加说唱一人即可完成。冯国说,鼓儿词唱词通俗易懂,道白字正腔圆,艺术感染力极强,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

40多年前,冯国的老家和不少地方一样,别说电视,连电还没通上,人们没事时常扎堆闲聊。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批吹拉弹唱的艺人,丰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这些艺人中有唱坠子书的,也有说鼓儿词的,统称为说书。到了晚上,摆一张桌子,铺上一块红布,放杯水,旁边再点上一盏马灯或煤油灯,一个简易的舞台便搭成了,村民们围坐一起听古论今。也就在那时,冯国认识了刘延如。刘延如是南阳市的一名老艺人,经常在冯国老家的村子说书。本来冯国就喜欢听鼓儿词,听刘延如说得好,就果断拜师到刘延如门下。

那年,冯国15岁。

从此,刘延如走到哪儿,冯国就跟到哪儿。因为学得格外用心投入,冯国很快掌握了鼓儿词的说唱技巧,有时还和刘延如一起登台演出。

苦苦钻研出场忙

1980年冬,冯国决定出外独闯。他第一站到了南召县北召店的一个村里,开始了自己的说唱生涯。

“那时候到哪里说唱得先跟当地的生产队长联系。”冯国清楚地记得,那里的生产队长见他太年轻,就让他中午吃过饭先试一段戏。冯国唱了一段《拳打镇关西》,结果大受欢迎,当晚便书归正传,唱起了《江岸武工队》,大家伙儿直听得掌声不断。一连唱了3个晚上,冯国赚到了从艺路上的第一桶金——4.5元钱。

冯国说,那时候一个劳力一天能挣一元钱,说书的管吃管住,一天1.5元钱。

“说唱有很多技巧,最开始因为不懂,看着有活儿就是接不了。”冯国笑着说,所谓技巧就是指说唱中要多加些对场景的描述和人物描写,可以延长说唱时间。冯国第一次说唱时因为缺乏这些经验,村民还想接着往下听,他却已经把老师教的全说完了,没啥可说的了,只好借口别的村子有演出走了。

此后,冯国边唱边学,会唱的曲目越来越多,很快成了当地的名人,邀请他演出的人络绎不绝,特别是他的传统代表曲目《水浒传》《杨家将》等八部长篇大书,人们特别爱听,粉丝很多。说书过程中,因缘际会之下,他定居鲁山。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这类说唱表演不受欢迎了,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冯国从未放弃自己的爱好,闲暇时便编排一些符合当下政策的剧目出外演出,通过自己的表演,宣传党的政策,弘扬社会美德,其中自编自演的现代剧目《和谐社会新农村》《鹰城颂》《夸河南》《扶贫花开在鹰城》《党魂颂》《扫黑除恶出重拳》等先后在省、市、县曲艺表演中获奖。

免费传艺受欢迎

冯国是目前鲁山县唯一一个鼓儿词说唱艺人,为让鼓儿词这一稀有曲种后继有人、发扬光大,今年9月1日,冯国挂牌成立了鲁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儿词培训班,免费教授鼓儿词说唱技巧。目前,培训班有10多名学员。

“我很早就喜欢冯老师的说唱风格。”今年40岁的程肖佳家住鲁山县城,得知冯国办了培训班,当即去报了名,她说,“鼓儿词一鼓一板一演员,说唱简练,韵味独特,另外还能培养良好的姿态。”

董周乡周庄村28岁的郑冬玲从小喜欢听鼓儿词,冯国的培训班开办后,她也报名成了一名学员,零距离感受艺术的魅力。

2007年鲁山县文联恢复成立,大力扶植曲艺文化,当地民间艺术焕发出新彩。2008年,冯国被省民协授予“河南省民间表演艺术家”称号。2009年,冯国当选为鲁山县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当年鲁山鼓儿词被列入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0年6月,原省文化厅命名冯国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鼓书)代表性传承人。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