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语文不好教
关于吃饭的闲话
光荣和使命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9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吃饭的闲话

 

◎郭德诚(河南洛阳)

饭店老板来电话,问是退钱还是继续订餐?春节,因疫情饭没吃成,订金,也没去退。我就说继续订吧。放下电话,琢磨起吃饭这事儿,我觉得有点意思。

我很小,就被耳提面命:不能挑食,不能剩饭,不能吧嗒嘴,不能在菜盘里翻,不能多吃多占;吃馍,手要作捧状,不能掉渣,叨菜,不能掉在桌面;小孩不能坐主位,老人没动筷子,不能先动……这是规矩,也是最早的启蒙教育。

成人后,仍在学习吃饭。当年我在宝鸡工作,当地人有个绝活:舔碗。饭吃完后,两手捧碗,在嘴前旋转,伸出的舌头,像一把小扫帚,一路过去,干干净净,如同刷过一样。当然,这是高手。新手如我,只能自下而上,一下一下地来,很多时候,鼻尖会粘上一块。

当年有一种面条,叫“钢丝面”,是用高温高压设备,硬把玉米粉轧成面条。这种面条从机器里出来的时候,金黄色,硬邦邦的,如钢丝一样,很硬气。非身强力壮者的胃,很难降服。就是毛头小伙,也得仔细琢磨,量力而行。这种琢磨,是针对胃的。还有一种饭,是针对脑的,叫“忆苦思甜”。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我想都不会忘记。它的特点是:随便做,越难吃越好。就吃而言,这当然是反常识的,食堂也不常做。它的意义在于,用比较法,建立参照系,提供一个看待事物的纵向视角,既能佐餐,也是一种提示。从那时起,我知道,吃饭不是个简单的事。

后来,钱包鼓起来,人人肚儿圆,个个打饱嗝,桌上还有一大摊,谁也不在乎。因为这时的吃饭,已冲出了吃的边界,成了面子的事。我就想不明白,多点菜,堆在桌子上,面子在哪儿呢?一抹嘴,还不是该干啥干啥。倒是让人觉得有点“二”,因为你这么干,只能说明你没别的手段挣面子,用这种小儿科,挺可怜的。我这人抠,不要“面子”,只要“里子”,不乱点。没想到竟交上了饭店老板这个朋友。他见桌上没剩菜,认为是他的厨师手艺高。于是来个新厨师,总要给我打个电话,让我去品品菜。真是弯刀遇上瓢切菜。

说到吃饭,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教材,那就是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的《悯农》可算是经典。说经典,有两层意思。第一层,自然是“粒粒皆辛苦”。还有一层,那就是成语司空见惯的来历。李绅官至司空时,宴请当时的刺史刘禹锡。刘禹锡面对美酒佳肴、歌姬绝色的场面,感慨不已,就赋诗一首:“高髻云鬓新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于是就有了司空见惯。

由于李绅的见惯,渐次豪奢,逐渐蜕变,一餐的耗费经常多达成百甚至上千贯,穷奢极欲。最终受到“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处罚,成了说得最好、做得最差的典型。

眼下倡导勤俭节约,我非常赞同。我的启蒙教育就是这样,觉得这是垫底的“饭”。闲来翻书,看到唐朝诗人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诗句,方明白,好好吃饭,背后也隐含着家国同构的传统思想,是很有深意的。

吃饭,真的不简单。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