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出彩鹰城 圆梦小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娄冠兵:从“打工仔”到“蚂蚱哥”
昝付营:大棚种出锦绣“钱”程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9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娄冠兵:从“打工仔”到“蚂蚱哥”

娄冠兵在大棚里喂蚂蚱
 

□本报记者 巫鹏 通讯员 郭诚克 文/图

去餐馆吃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很有寓意的菜名——“飞黄腾达”,这道菜的主角就是蚂蚱。而在宝丰县前营乡店东村,村民娄冠兵正是靠养蚂蚱,实现了从“打工仔”到“蚂蚱哥”的华丽转身。

“打工仔”回乡创业

昨天,39岁的娄冠兵正在大棚搭建的“蚂蚱农场”里忙活。在这些大棚外面,又罩着一层纱网。大棚里的蚂蚱密密麻麻,不停地跳来跳去。地上的草被啃得七零八碎,有的只剩下了草根。在大棚的边缘,有几只蚂蚱在进食,还有的正在蜕皮。为了防止蚂蚱飞出,大棚的出口处被胶布粘住。对此,娄冠兵介绍说:“用纱网主要是为了透气,让蚂蚱感觉跟在外面差不多,很多蚂蚱会飞到纱网上休息。”

店东村位于前营乡西北部,这里远离城区,土地贫瘠,石多土薄,干旱少雨。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娄冠兵16岁初中毕业便开始外出打工。在外打工期间,娄冠兵当过采购员、卖过珠宝玉石。

“在外漂泊不是长久之计,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更需要自己的照顾。”随着年龄的增大,娄冠兵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2018年6月,在浏览新闻时,娄冠兵了解到国家对农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便将目光瞄向了发展高效农业上。经过一番调查,娄冠兵决定从蚂蚱养殖入手,并先后到河北、山东等地考察学习蚂蚱养殖经验。

当年11月,在外打工漂泊21年的娄冠兵回到家乡,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4亩地,投资4万元建起5座温室大棚,开始尝试蚂蚱养殖。

“蚂蚱哥”创业梦圆

“本想着蚂蚱养殖没啥技术含量,没想到精细活儿还挺多。”蚂蚱养起来了,一些技术难题也随之而来。

阴雨天气温室大棚的气温怎样调节?草料如何存放才不会发霉?……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让刚刚创业的娄冠兵措手不及。

此时,前营乡党委政府及时伸出了援手,把娄冠兵作为农业养殖典型进行重点扶持,多次邀请市、县畜牧专家帮他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全程跟踪指导。

这给了娄冠兵极大的信心,觉得自己路子没选错,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娄冠兵的干劲更足了。

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扶持和自己的努力下,娄冠兵的蚂蚱养殖走上了“快车道”。如今,他养殖的蚂蚱已经发展到11棚。

娄冠兵现场算了一笔账:一年能养4茬蚂蚱,正常情况下,一个棚一茬能产200斤蚂蚱,按照最低价每斤25元计算,一个棚一茬蚂蚱收入5000元,11个棚一年能收入20多万元。

带乡亲共同致富

小小的蚂蚱成就了娄冠兵创业梦想,现在,他正努力开拓市场,让自己养殖的蚂蚱走上本地市民的餐桌。

“随着人们对这种新美食的逐渐接受,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我计划明年再增加十几棚,扩大规模。”娄冠兵说。

富裕起来的娄冠兵不忘帮扶左邻右舍的贫困群众,只要有岗位,就会优先聘用村里的贫困群众。如今,在娄冠兵“蚂蚱农场”打工的贫困群众有20多人。

“俺在农场里帮忙喂草、干杂活儿,每天有60块钱的收入,还能带孩子照顾老人,啥都不耽误。”该村贫困群众赵珍高兴地说。

“娄冠兵是我们前营乡返乡创业的典型。”前营乡党委书记张远航介绍说,该乡将持续加大对乡土人才创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做大做强创业实体,带领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最初回来创业就没想着光自己赚钱,养蚂蚱比种庄稼效益高,乡亲们看在眼里,也想通过养蚂蚱增加收入。俺要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娄冠兵说。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