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出彩鹰城 圆梦小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孙素兰:带领乡亲养柴鸡
李许锋:千亩桃园果飘香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0年8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许锋:千亩桃园果飘香

李许锋在基地查看桃树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范丽萍 文/图

8月18日上午,在郏县茨芭镇锋瑞果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一个个金黄泛红的桃子挂满枝头,工人们忙着解袋、采摘。路边停着几辆汽车,后备厢里装着成箱的桃子,准备运走。

49岁的李许锋是基地的负责人,也是附近闻名的种植大户,他给工人们安排完工作,又在果园里转了起来。据李许锋介绍:“现在整个基地的种植面积有1700余亩,是这十多年来一点点扩大起来的,期间有曲折也有收获,但不管怎样,摊子铺开了,要干就干好。”

在外奔波,见生意就做

李许锋出生在茨芭镇茨芭村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五,是个头脑灵活又顾家的人。十六七岁时,他在镇上开了一家烟酒店,后来又买了一辆农用车跑运输、贩蔬菜水果。

“当时,我就偷偷地跟着贩菜老板进市场,见他收什么菜我就收什么菜,再跟着人家的车把菜拉到外地市场去卖。”李许锋说,那时候自己年轻,也有干劲儿,除了贩菜、贩水果,还贩猪、贩羊,“总之,啥生意挣钱就做啥”,然而失误和赔钱的经历也在所难免。

印象最深的是,1998年车买回来的第一年,李许锋偷偷跟着一个老板去山西运城卖猪,走到三门峡时“跟丢了”,他在高速上只能继续往前开。更没想到的是,在运城又遇上了防疫检查,硬生生在那里滞留了7天,他只好买来饲料在车上喂了7天猪。

运到地方后,销售又成了问题,因为贩猪一般都是提前联系好买家。李许锋没有销路,只能找个当地人帮忙,在乡里走街串巷地卖,赔了不少钱。

回乡种植,发展桃经济

后来,了解到在发展种植业方面国家推出不少好政策、家乡各级政府部门也大力支持,李许锋决定回乡种桃。

2003年,李许锋承包120亩土地种植桃树,品种也比较少。因为是第一次搞果木种植,没经验,他只好一点点摸索学习。

“为了找到好的桃子品种,我就到高档的水果超市,买回来一个个品尝,然后再找到桃子产地去现场考察,把优质的、适合本地种植的桃子品种引进回来,自己搞嫁接。”李许锋说,现在基地里有40多个桃子品种,很多都是他和工人一起嫁接的。他们的嫁接方式与别人不同,通常都是在朝上的枝条上嫁接,留着下面的枝条长桃子,这样就算嫁接不成功,也不会对树的生长和挂果情况造成太大影响,“现在基本上一年就能换一个品种”。

2006年,桃树开始结果,李许锋四处跑着推销。“我一般都是对准医院、学校等这些单位的‘精准客户’进行推销,一个桃子配一张宣传页,只送不卖。”他有时还会把桃子免费送给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以赚取口碑。

慢慢地,销路越拓越宽,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李许锋于2012年成立了锋瑞果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关注发展,让乡邻致富

采访中,郏县扶贫办的王亚兵说:“李许锋不仅种桃种出了名,还是当地的扶贫带头人,通过合作社+贫困户、土地流转等形式,带动了一批人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

正在基地装箱的几位工人说,他们都是附近村的,已经在这里干了很长时间,一天能收入80元至90元,不仅顾住了一家人的日常开销,还积攒了一定的种植经验。另外,李许锋对村里的贫困户也非常照顾,逢年过节捐款捐物。“跟着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老板干活,心里不仅安慰,还踏实。”

接下来,李许锋打算进一步提高果品质量,争取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