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出彩鹰城 圆梦小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李俊锋:敢把泥土变成金
张胜利:甜梨催开幸福花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0年8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胜利:甜梨催开幸福花

张胜利在采摘梨
 

口本报记者 胡耀华 文/图

采摘、挑选、过磅、装车……8月18日上午,鲁山县董周乡蔡庄村全庄组境内的一处梨园内,53岁的张胜利和妻子何大欣忙得不可开交。

园内的梨有砀山、皇冠、红香酥、玉露香、圆黄等多个品种。因为正值成熟期,每一棵树上都黄灿灿的。

“老张兄,红香酥梨熟了吧?明天给我准备15吨。”说话间,张胜利的电话响了,是湖北一个客户要购梨的。“熟了,熟了。”张胜利高兴地应诺着……

观念一变天地宽

张胜利家住蔡庄村,梨园在村子旁边的五里岭上。

时下的五里岭,到处是大大小小的梨树,驱车前往购梨的商户络绎不绝。

“一斤(500克)梨两三个,能卖一块多钱,大的一个就有一斤多,有时候一车能装20多吨,能卖五六万元。”张胜利笑着说,仅卖梨一项,他家最多时有过13万元的收入。

在董周乡,像张胜利这样靠种梨致富的还有很多。

然而20年前,五里岭上还是光秃秃一片,碎石遍地。因为穷,张胜利小时候没少出力,成家后和妻子种起了黄背木耳,然后背到外地销售。

“种黄背木耳是个技术活儿,特别是制菌时,稍有不慎就会坏锅,有时忙碌一年,力没少出还赔钱。”张胜利说。

1997年,张胜利在安徽砀山卖黄背木耳时发现,那里梨特别多,个头儿也大,更重要的是,种梨的土地是山地,听人说,土质越薄、碎石越多,种出的梨越好吃。

张胜利想起了老家五里岭上的土地,回到家,他找到村民孙振伟、孙明献和哥哥张中江说了自己的打算。四人一合计,决定引回砀山梨种,承包五里岭荒山种梨。

“当时可多人替俺捏把汗,说五里岭上年年栽树不见树,栽梨树等于拿钱打水漂。”张胜利说,他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转变观念,承包了20亩土地,全部栽种了梨树。

甜梨铺就致富路

安徽梨在河南种,张胜利心中没一点儿谱,另外三人心里也没数,因为在那个年代,鲁山境内苹果园多,梨园几乎没有。

自从栽上梨树后,张胜利天天在梨园忙碌,浇水、除草,生怕梨树苗有个“三长两短”。3年过去了,5年又过去了,梨树长得枝繁叶茂,却不结果。

“那时候主要是不懂技术,不知道咋修剪,更不知道还能人工授粉。”张胜利说,后来他们到砀山请来果树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2005年果园获得了丰收,其中,张胜利家的梨卖了5000多元。张胜利高兴坏了,花1000多元买了个手机。

之后,张胜利等人学会了果树管理技术,梨园的产量越来越高,加之梨的个头儿大,颜色鲜,口感好,市场上供不应求。

见张胜利等人种梨挣了钱,村民们纷纷效仿,跟着张胜利开始种梨。截至今天,整个五里岭全是果园。

“我家就是在张胜利的带动下开始种梨的,收益不错。张胜利没少给我们提供技术帮助,而且人也特别热情。”与张胜利同村的殷金路说,他家原来经济条件很差,通过种梨走上了致富路。

为顺应市场需求,张胜利在种植梨树同时,开始不断更新品种,种植数量也由原来的20亩增加到现在的40亩。

“这里的梨好吃,品相也好。”今年41岁的市区商贩陈市伟说,2004年至今,他都是在张胜利家购买的梨。

近年来,靠着种梨,张胜利家盖了新房、娶了儿媳,一家人高兴极了。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