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慢生活跑出加速度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0年8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宿+书屋:
慢生活跑出加速度

临窗阅读
门通校园
书居外景
专属水杯
端午举办民俗讲座
书居的大书屋
 

□本报记者 李科学/文李英平/图

8月7日,立秋,雨时断时续,一直未停。郏县广阔天地乡邱庄村一鸣书居内,两位客人坐在窗边,在轻柔的乐声中凝神阅读。门前小池中水波微漾,时缓时急的雨滴打在翠竹上,更衬出一方幽静。

自2017年开业以来,这个被省文旅厅评选为首批精品民宿、被誉为“最美乡村书屋”的地方,正影响着孩子们的读书、生活习惯,也渐渐改变着村民的生活。

心怀理想 危房建成公益书屋

一鸣书居是一幢三层小楼,翠竹掩映下的灰砖墙古色古香,低调雅致。

推开大门,迎面是一个面积约40平方米的书屋。三面墙的书架直通屋顶,8000余册图书门类齐全。

书是根据年龄层摆放的。童书在最下层,方便孩子们拿取。因为阅读频次高,不少童书已有磨损。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书籍更新,我们希望书籍能一直保持新的状态,给孩子们好的阅读体验。”创办人黄普磊是邱庄村人,原在郑州一家媒体工作。2016年,家中已成危房的老房需要重建,黄普磊决定在自住的同时,为村里设一所公益图书馆。

“有时天很热,孩子们骑着自行车在外边瞎逛,放学了去河里游泳,我觉得他们需要一个这样的场所。”考虑到图书馆的运营、管理、费用等问题,他想到了加入商业模式,“把平时不住的客房共享出去,办民宿,采取家庭+公益+商业的模式。”

2017年8月,一鸣书居落成。一楼是书屋、茶室、咖啡吧,可以读书、谈天说地;地下室开设了影音室、乒乓球室等;楼上则为民宿。将民宿与书屋这种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尚属首次。黄普磊起初也有顾虑,但实践证明,这成了一个成功的文旅融合项目。

“暑假陪孩子来探望爷爷。一鸣书居环境很好,我们已经住四五天了。”来自上海的刘小红说。一旁读书的女儿李玥茗则表示,这家民宿是她居住体验最好的一个:“非常安静,可以喝茶、看书,还可以写作业。”

自由阅读 农家孩子悄悄改变

上午10点多,一鸣书居的大门被轻轻推开,9岁的黄宗睿和7岁的王凯从门外探进头来。他们熟络地挑了一摞童书,穿过房间,来到有着一方小小荷花池的后院,坐在高脚凳上开始阅读。

一鸣书居与邱庄村中心小学仅一墙之隔,黄普磊特意开了一道院门,供学校的孩子出入。

黄宗睿是这里的常客,和很多常来读书的孩子一样,柜子中放着写有他姓名的专属水杯。他喜欢看电影,和哥哥打乒乓球,或者与来自天南海北的小朋友一起玩儿——这里是个奇妙的新世界。他可以坐在桌前看书,也可以趴在地上,怎么舒服怎么来,渴了有水,饿了还能吃饭。这也是黄普磊所倡导的“自由阅读”理念。孩子们想不想来、什么时候来、怎么读全凭自己决定,全部的要求就是轻声说话、不玩游戏。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鸣书居刚落成时,孩子们带着好奇撒丫子冲进来,喝水随手拿别人的杯子。如今,他们进门知道先敲门,会用专属水杯喝水,离开时说再见,上卫生间也会把门锁好。

“我们这儿的孩子都不怯生。”黄普磊说,书居经常邀请我市文艺界知名人士举办公益课堂,让孩子们增长见识。这里也是一个城乡文化交流的平台。周边村子甚至县城的小朋友来这里读书,来自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孩子在这里住宿。小孩子很容易交上朋友,村里的孩子也有机会直接触摸到外面的世界。

书居工作人员王进彩是邱庄村人。这份工作让她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前,全家四口人吃饭各吃各的,如今会围坐在一起,“有仪式感”;穿衣要求从“耐脏”到“整洁”。她还把孩子送到县城的小学读书,希望“能把孩子培养得更好”。

复制推广 更好提振乡村文明

一鸣书居有个规矩,客人凡是愿意给孩子义务授课、为村民办公益讲座、义诊或捐助10本书的,当天食宿免费。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方式,为农村孩子打开一扇通向世界的窗。”但很多客人选择支付费用之后,还义务为孩子开课,这让黄普磊很感动。

邱庄村民风淳朴,有比善的传统。黄氏族人黄卓清朝时在邱庄村设立义学,后世子孙引以为荣。这在清同治三年版本的《郏县志》中也有记载。新中国成立后,义学改为邱庄小学,后搬至现在的位置。黄普磊的父亲是一位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黄普磊的一鸣书居也是对家族精神的一种传承。

作为一个公益读书品牌,一鸣书居目前已在全省建成七八家,还有十多家正在建设中。郏县一鸣书屋也兼具多重身份:大河书局新型农家书屋示范点、“文化客厅”公益课堂基层培训点、市图书馆和郏县图书馆基层服务站……

“乡民的习惯不可能一下子完全改变,但是我想等到几十年后,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长大了,村里会有大的变化,有崭新的气象。”黄普磊说,如今,周边村庄一些老人和他谈起当年的邱庄义学,会高兴地说“我小时候就在义学上学”。他希望,作为能够提振乡村文明的书屋,一百年之后,也有村民指着一鸣书居说,“我爷爷小时候就在这里读书”。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