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副刊
3上一版
 
立秋忆事
摘梨
读《杂忆与杂写》 听杨绛谈往事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立秋忆事

 

◎安小悠(河南漯河)

立秋常在伏天。几场酣淋的夏雨后,空气尤为湿热,背阴一面,青苔顺着墙面或树干蔓延。伏天的湿热是滋生霉气和蚊虫的温床,只有正午毒辣的太阳能杀死一切卵虫霉气。有些粮食已经生了虫,为防霉变,父亲总要在立秋前后晒粮。

家屋是三间平房,房顶阔平好晒粮。父亲从西屋将小麦、玉米一袋袋扛在肩头,顺着木梯一阶阶攀至房顶。只见他微斜身子,右手抓粮袋,左手攀木梯,每走一梯,伴随“吱扭”一声,像是木梯的呻吟——父亲把它踩疼了。那时父亲正值壮年,浑身似有使不完的力气,那攀梯的大手甚是遒劲。有时他赤着上身,背黑而亮,紧绷着。他从木梯上下来时,满头满脸的汗,只用搭在门栓上的毛巾随意抹拉一下,就又扛起一袋……那时家里满垛粮食,总有二十几袋,甚至更多,每袋百余斤,都是靠父亲的双肩扛到房顶。

扛到房顶的粮食要倒开摊匀,午后要用木锨翻一翻,这活轻松,我帮着母亲就能做好。有时弟弟也来帮忙,他简直是来“捣蛋”的,在粮食上打拳、涂鸦,当“沙滩”玩闹,常用从电视上学来的并不规范的左右扫堂腿把粮食弄到地上去,母亲就责备他不是干活的料。父亲倒是想得开,弄到地上的粮食都被鸡啄食了,又不会浪费,就任由弟弟在粮食上闹去。

被阳光晒过的粮食,会散发出一种新粮才有的甜香。小麦重温金色原野之梦,玉米再忆“玉林萧萧”之姿,仿佛复活,瞬间有了生气。翻过一遍粮,母亲趁间隙把家里的芝麻、黄豆、花生也搬出来,黄豆晾晒在一张旧门板上,花生直接倒在水泥地上,芝麻只有小半袋,多是地头开垦方寸的额外收获,平日烙焦馍或锤芝麻盐用,就干脆倒在簸箕里,斜放在猪舍的顶端。

等到日西时分,将粮收拢灌装。每袋只装小半袋,扎紧,从房顶往下扔。事先已在地面摊上一张大薄膜,即便有袋子摔破,粮食也不会撒落地上难收。这让父亲省下了往下扛粮的力气。后来母亲又有新发明,她用十几个蛇皮袋缝成一个筒状长袋,一端用铁环固定,一端半收口。借助这件发明,收粮时只需将粮食从有铁环的那端灌入,底下撑袋接粮即可。如果这发明是透明的,工作时该是一道流泻的金色瀑布。后来这发明被全村效仿,母亲好不得意。

晒粮是个力气活,母亲心疼父亲,当天总要炖上一锅肉,再炸一盘花生米给父亲下酒。如果当天恰逢立秋,母亲还要杀个西瓜。夜晚降临,星星都出来了,父亲喝酒,我们吃西瓜。西瓜被母亲事先在井水里浸过,凉而甜。母亲将啃过的西瓜皮往我和弟弟的胳膊、腿和脖子里像平日洗澡打肥皂那样涂抹过,说是可以防秋痱子。这也是老家的习俗,我们都乐意接受,被西瓜皮涂抹过的地方,凉滋滋的十分舒适。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