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宛洛古道遗明珠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0年7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宛洛古道遗明珠

背孜古寨门
《巍巍九峰山》 作者:刘东村
 

□本报记者 郑绪旻 /文 李英平/图

鲁山县背孜乡

背孜乡位于鲁山县城西北部,地处二市三县交界。背孜古镇扼宛洛古道要冲,其历史可追溯至商周时期,是当时宛洛古道上闻名遐迩的一方重镇。

闻名遐迩的歇马岭文化、老街古建筑、九峰山景区,随着宛洛古道的废弃,背孜这颗千年明珠,渐渐失落在莽莽苍苍的伏牛山之中,只留下乡民口口相传的传说和高装故事,诉说着当年曾经的繁盛。

古街古寨古风存

雨后初霁,雾绕山间。

九峰山脚下的背孜乡依稀可见,背孜乡前街又称古街,坐落于背孜村。

背孜的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周朝,东周最后一位天子周赧王姬延在东周灭亡后就生活在这一带。背孜境内的老婆寨内有一座天子坟,传说就是周赧王的归葬处。

背孜乡是宛洛古道的重要枢纽,曾经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距其不远的汝州市寄料镇就是明证,寄料是当时商人寄存草料的地方。

繁盛时期,背孜古街长六百米,宽五六米。长条的青石板从尧山取下铺就了背孜古街,道路两侧小溪流水潺潺,鱼儿徜徉。如今,仅留下老街两旁的古宅还在告诉世人古镇当年的风华。

背孜古街现存的古宅仅剩15户左右。走进保存最完善的范家大院,三进宅院仅剩两进。大门前上马石仅剩一部分,门楣上的三幅教子图让人能想见老主人对后辈的期许。范家大院里的一株葡萄结出青色的果子,等着时光将它染紫,但年轻的主人并不清楚古宅的故事,只知道范家大院第一任主人是举人,但不知道是文举还是武举。新中国成立后,房子分给了几家人,现在多家共有这处宅院。

往北走,一家古宅的门槛处能看到三个洞,门扇里面两侧各有两个圆形孔洞,5个门闩插进孔洞,防盗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这处古宅荒草丛生,已经没有生活的印记了。背孜村的古宅需要保护,最快今年8月古街上的古宅就有第一笔资金进入,保护省级传统古村落。

古街尽头是鲁山第十七中学,这里前面曾是戏楼,后面曾是山陕会馆。向东北走去,北寨门映入眼帘。相传背孜的南北寨门建于清同治年间。鲁山县政协编撰的《文博遗存》中记载,“背孜遗址”就是春秋战国一直到汉代的边关古城址,歇马岭关及寨门至今犹存,门洞可通车马,木制两扇大门,高2米多,修省级公路和二广高速公路,均绕过了背孜古寨,寨门得以保存。

歇马岭与九峰山

雨后天晴,歇马岭关外不远处与汝州交界的九峰山仍然笼罩在雾中,但这并不影响她的美。

歇马岭关位于背孜村与汝州交界之山口,唐代诗人宋之问作诗《游陆浑南山自歇马岭到枫香林以诗代书答李舍人適》曰:“晨登歇马岭,遥望伏牛山。孤出群峰首,熊熊元气间。太和亦崔巍,石扇横闪倏……”宋之问的诗证实了背孜当年不仅是繁华的交通要道,还是战略要冲。

《明史·地理志》记载,鲁山西北有歇马岭关巡检司。清嘉庆年间《鲁山县志》记载,县西北九十里歇马岭关,有巡检司戍守。

歇马岭关旁的寨门上的弹痕比比皆是,高高的芦苇在关外的荡泽河中随风摇摆,这里的位置易守难攻。荡泽河源于洛阳市汝阳县,最终汇入昭平台水库。

九峰山山腰处有一个大水潭,周围的九个山峰将这个水潭围住。传说九仙女天天织云锦,十分闷。有一天晚上,她们结伴下凡到这个水潭洗澡,说笑嬉闹忘记了时辰。雄鸡一声啼鸣从远方传来,她们慌了手脚,急忙穿衣服欲返回天庭。但随着一声又一声的鸡叫,她们只好化作九座山峰,永远留在了这青山秀水之中,水潭就被当地人称作“九女坑”。如今鲁山县背孜乡、汝州市寄料镇民众说起九女坑来无人不晓,连那几座叫大寨、二寨、三寨、四寨、擂鼓台寨的山也统称为九峰山了。

高装故事迎客来

在鲁山县背孜乡、瓦屋乡盛行的高装故事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清同治年间,晋商在宛洛古道必经之地背孜街开了3家商铺。有一年农历正月二十三“火神”庙会,这3家晋商从家乡请来高装故事表演班子,引得当时的背孜人心驰神往。背孜的晋商后裔学会了这项技艺,如今第四代传承人是背孜村的秦大周。

高装故事是集戏曲、杂技、舞蹈、魔术于一身的表演故事,多取自古代戏曲故事。高装故事表演时不仅是三桩(三台)10米高空的表演,还有地面上的竹马、旱船、高跷等表演,有300多人参与,吸引了宝丰、汝州、汝阳以及鲁山的观众前来,持续表演3个小时左右。背孜乡高装故事的代表作有《断桥》《黄桂香推磨》《天仙配》等。

每年农历正月初五,高装故事表演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分为扮装组、铜器组、支杆组、旗社组等。高装故事总装高度在10米左右,分为三层。最高层称为头装,是剧中的主角,由小演员表演。选择小演员最重要的标准是胆大,站在10米的高度不害怕,体重不能超过15公斤,这样的话年龄一般就在三四岁。

背孜的高装故事主要特点是插桩,就是用八仙桌做桩基,中装与头装采用上下直插法。它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头装演员的立足之处,或在花草枝叶上,或在其他无法立足的小道具上,技巧在于如何掩藏支点。中装一般是与主角相关的人物。

高装故事的传承人并不是演员,而是幕后之人。他们需要构思、设计、制作,有新意地让头装演员站在10米高空惊险而又安全。秦大周现在有四五名弟子学习制作道具,每年高装故事表演时道具都不尽相同。

歇马岭传说

传说,王莽撵刘秀时,刘秀曾路过背孜,在此歇马。虽然当时刘秀被追捕,但他对背孜周边的景色难以忘怀,登基后,光武帝刘秀在九峰山上修建了道观清溪宫,虽然清溪宫早已废弃,但仍有古碑为证。如今的背孜乡因建在清溪宫东北洼地,初称北子,后雅化为背孜。又因地处古城北面,也叫背面。“孜”是指人们在此勤勤恳恳地耕作,繁育后代。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