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乡镇史话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者般颜色映“双城”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0年7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镇史话 宝丰县大营镇
者般颜色映“双城”

在国家级传统村落白石坡村尚存的一段宛洛古道
《博古幽思图》(清)

宫装女子身边多宝格中摆放有汝窑水仙盆、三足洗和盏托
 

□本报记者 王春生/文 李英平/图

大营:地处宛洛古道的宝丰县大营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早在春秋时期就形成村落,距今有2700多年的历史,北宋时期冶铁、采煤、制瓷业发达,宋徽宗钦赐易名“兴宝镇”,明清时期因繁华获“双城”之美称。1988年,大营镇跻身全省首批命名的八大“中州名镇”。近年来,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的发现被学术界称为第二个“兵马俑”,蜚声中外。

传奇人物有遗迹

大营镇位于宝丰县西部浅山丘陵地带,南接鲁山县,西、北连汝州市,辖38个行政村50多个自然村,总人口4.8万人,自古为商品交易集散地,是宝丰县第一人口大镇。

山有脉络水有源。古垛村位于大营镇中北部,是该镇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村落。

古垛村村子不大,四周环山,村南是泥河发源地,古时有泥河寺院,后遭洪水仅余墙垛,古垛村因此得名。

古垛村村北有一古庙,名宝丰中岳庙。陈旧斑驳的房舍墙体、腐朽的窗棂,显示着庙宇的久远。村民称,其内供奉的塑像是《封神演义》里的武成王黄飞虎。

中岳庙内的“重修中岳行宫金装神像记”残碑显示,碑刻时间为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十一月。

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黄飞虎家族世代忠良,商朝末年,黄飞虎妹妹被害,妻子被逼身亡,遂带家将反出五关,投奔西周,被周武王封为“开国武成王”,后在兴周灭商的渑池一战中战亡,遗体被运回家乡下葬。乡人感念其忠勇,建庙以示纪念。

在古垛村西农田中几棵松柏掩映处,赫然有一座坟冢,其地北依虎爬岭,西望远山。村民口口相传,这就是黄飞虎归葬地,“文革”期间坟冢曾被毁,其后又被村民重修。

每年农历十月初十黄飞虎诞辰,古垛村均会起庙会,热闹异常,这一习俗沿袭久远,后因交通不便,庙会迁至大营镇中心街道举行。

“双城”之名故事多

像古垛村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落,在大营镇还有不少,如国家级传统村落白石坡村等,因村庄建在山坡上,附近多有白石而得名。村里清广寺碑刻记载:唐代建清广寺,清同治七年重修。村里至今还保留有一段宛洛古道。

大营镇政府所在地,也是由古村落发展而来的,如今辖有大营村等多个村落。穿行在大营镇热闹的街道上,随时会有以“双城”命名的店铺出现。

年代久远的古镇何以会有“双城”的称谓?《大营镇志》记载,大营镇迄今为止有140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是驻兵之地,故名大营。随着村落面积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多,大营村四周筑起了寨墙,并有东、南、西、北四个寨门。南北朝时,此地为汝南府垒郡县所辖,隋唐时期称青岭镇,北宋更名为兴宝镇,金代称汝南镇,元初遭兵患几成废墟,明初采取屯兵与移民政策,村镇重建。

明清两代,朝廷曾赐建大营镇两座豪宅大院,其中明末进士王之晋曾任兵科给事中,家乡人称其为“王兵部”。清代康熙进士吴垣曾为翰林院检讨,被乡人称为“吴翰林”,曾负责教育康熙的皇子皇孙,家中藏有康熙御赐的御笔条幅和半副銮驾。王、吴两家各筑一城堡,称“王吴二寨”,后人渐称大营为“双城”。

如今,曾经阔气恢弘的翰林府大院仅余一座被称为“御书阁”的小院。御书阁面阔三间,屋内正堂后墙上方有一块石碑镶嵌其中,碑上刻有一首诗:风暖云开晚照明,翠条深映凤凰城。人间欲知云和态,听取新诗玉管声。这首诗是康熙赐给吴垣的,吴垣告老还乡后,将其刻石镶嵌在阁楼北墙中,并将此楼命名为“御书阁”。“文革”期间,为了保住这块珍贵的石碑,御书阁主人用纸把它糊起来,与墙体一色,才躲过一劫。

在大营村南,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山陕会馆。山陕会馆是明清时期山西、陕西商人在全国各地所建会馆的统称,两省在明清时期形成两大驰名天下的商帮——晋商与秦商。山陕会馆建于大营镇,可见当时大营镇经济地位的重要及繁华。

大营镇里的大营村由大营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六村、南关7个村组成,村落呈椭圆形,有72条胡同相通,状如迷宫,带有拴马石的古老商铺随处可见。

大营镇不仅保留了诸多古建筑,还有一些传统的饮食。琥珀馍是当地的风味小吃,其原料主要有馍、时令菜、肉等。据传清朝时大营地区煤炭业兴旺,外地人来拉煤时多带饼馍,在农户家借灶做饭时,把馍放在锅里炒制而成琥珀馍。

千年古窑名天下

让大营镇知名度大幅提升的,是清凉寺汝官窑的发现与认定。

清凉寺窑约在晚唐时期已开始烧制白瓷和青瓷。北宋中晚期是清凉寺窑烧造瓷器的鼎盛时期,其中的青釉瓷以其器形丰富,釉色及装饰手法完美为北宋晚期供御汝窑的烧造打下了基础。

汝官窑在北宋晚期为皇宫烧造贡瓷,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金兵南下、宋室南渡后,存世仅20多年的汝官窑销声匿迹,其窑址成为历史疑案。1987年至2016年30年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大营镇清凉寺村周围进行了14次考古发掘,不仅发现了汝窑中心烧造区,还出土了大量汝瓷标本,清凉寺汝窑遗址的重要地位得以确立。

如今,宝丰汝窑博物馆和中国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均已对外开放,每年吸引无数中外游客前往清凉寺村一睹千年汝窑及藏品之美,亲身体验“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的震撼。

半副銮驾

清朝大营人吴垣康熙四十年入翰林院讲解经史,起草诏书,颇受重用。归乡时康熙帝赐其半副銮驾,开道大锣上刻有“肃静”“回避”金字方牌。

吴氏后人所藏的半副銮驾其后常被有钱人家借去迎亲,新中国成立后存于宝丰县文化馆,后毁于“文革”。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