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师生之情 历久弥新
珍贵友情 珍藏至今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0年6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珍贵友情 珍藏至今

◀1968年5月,陈力(右)与好友陈国正的合影照
▶昨天,陈力和远在石家庄的陈国正视频通话
 

□本报记者 高红侠/文 李英平/图

今年82岁的陈力从一个农村娃到顺利考上大学,并成为一名外交官,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在他最无助时,一位好友为其指明方向。

近日,在新华区光明路街道迎宾社区市委家属院,已过耄耋之年的陈力刚外出锻炼回来。提起往事,他对那段珍贵的友情久久不能忘怀。“这是50多年前,我和好友陈国正在北京的合影。他是我人生路上的领路人,也是我的恩人。”陈力说。

陈力的自述

我老家在郏县冢头镇陈村,兄弟五人,从小就对读书充满渴望。1954年考上初中的我,因家境贫寒,刚上9天学就被迫辍学,回家跟着大人干农活。

好友相助 学业路上现转机

1955年,报考初中前,陈国正来找我玩。他问我想不想上学。当时,我毫不犹豫地说,想。但学业荒废了一年,怕赶不上,我有些泄气。陈国正就鼓励我,并承诺帮我复习。听了他的话,我立刻来了精神。

我多次央求父亲,后在邻居的劝说下父亲答应了,但甩下一句话“考不上别怨我”。

那年暑假,我们白天干农活,晚上相约到村东边的庙里复习。庙里到处都是蜘蛛网,蚊虫叮咬,酷暑难耐,但我们顾不了那么多,仍埋头苦学,经常学到深夜。遇到不会的知识点,他就耐心地给我讲解。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顺利通过考试,并被郏县一所中学录取。

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学校,背去的玉米面窝窝头、菜团子不够吃,有时还要饿肚子,但是坚持学习的决心从未动摇。我如饥似渴地学习,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初中、高中,我和陈国正虽不在一个学校,但总是写信相互鼓励。

1960年,陈国正考上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次年,成绩优异的我被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瑞典语专业录取。

参加工作 拍下难忘合影照

1965年,陈国正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国家地质部门工作。他首月领到46块钱工资,拿出10块钱让我补贴家用,当时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第二年,我大学毕业,被分派到上海外事办下属的上海海员俱乐部从事瑞典语翻译和接待工作。

1968年5月,已在上海工作的我到北京办事,我们在当地照相馆拍下了一张难忘的彩色合影照,借此来纪念我们的友谊及在北京的艰难求学生涯。人手一张,珍藏至今。那时我们参加工作不久,微薄的工资补贴家用也是杯水车薪。照片上,我左手戴的手表还是因工作需要在旧货摊上买的。

后来,因长期劳作,再加上上海的空气阴冷、潮湿,我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无法继续留在上海工作,只好辗转回到郏县老家,后到平顶山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任职。其间,我被借调到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工作,担任二等秘书,主要负责对外联络接待、翻译来往公函、处理使馆内务等工作。1994年10月,期满归国,我结束了外交生涯,回到原单位,1998年退休。

虽然多年在外奔波,但我和陈国正始终保持着联系。2012年,我到河北石家庄看望陈国正,他们夫妇陪我到处游玩。临别时互赠诗歌留念共勉。我赠诗言:家贫成就好儿郎,少小立志读书狂。人到老年多感受,成败荣辱皆平常。他赠诗道:兄弟相聚五日整,可谓今世一长逢。欢声笑语响不尽,可惜已到离别钟。

这些年,我们之间少有走动,但电话、微信联系不断。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