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峭壁断崖路尽处 红墙黛瓦藏人家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0年6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峭壁断崖路尽处 红墙黛瓦藏人家

一位老人拄着拐棍在门前张望
院墙上的仙人掌
游人在村内古树下玩耍
李举人故居
 

□本报记者 胡耀华 文/图

鲁山县瓦屋镇向北,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前行,初来者必会被路旁山体的迥异颜色吸引:峭壁断崖皆为红褐色,路旁的碎石亦呈红褐之相。

路尽处便是红石崖村。村子虽不大,但古树、古井以及清代传统民居颇具特色。去年6月,这个深山中的村子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6月1日,记者驱车数十公里,沿着盘旋的山路,探访了这个古朴、幽静的村落。

A 青山红壁奇峰多

红石崖村委会大院后面,一棵柿子树生得旺盛,树下支着一块红石板,周围是十几个大小不一的石墩儿。

时值中午,有村民坐在石墩儿上边吃饭边谈笑。58岁的红石崖村党支部书记李建林说,几乎鲁山每一个农村,都有这样一个“饭场儿”。

丢下饭碗,李建林来到一旁的打麦场内,拿起地上的桑叉,将自家摊晒在场内的麦子翻了一遍。这一场麦满打满算打不了100公斤,山里进不来机器,从播种到收割全靠人力。李建林说,地是老百姓的根,粮食还是自己种的好吃,村民对自家土地向来精耕细作,一代一代坚持着。

红石崖村位于鲁山县瓦屋镇北部,北临汝州市,西接背孜乡,整体成环形布局,地势北高南低,面积4.5平方公里,7个村民组930口人,李姓人家最多,剩余有张、耿、郭、霍等姓氏。

“我们这里原来叫红石寺,因为很早的时候村内有寺、有塔、有庵,后来,红石寺被人叫成了红石崖。”李建林说,他们村内景点多,比如东边那座山,像一只卧着的母鸡,鸡冠部位尤为传神,因此取名鸡冠山。更神奇的是,从古至今,村内山上很少有蝎子、蜈蚣出现。

瓦岗寨是红石崖村的又一景观,海拔近千米,陡峭无比,但有一处可轻松登顶。山顶是一开阔地,面积约500平方米,是兵荒马乱之时村民的避难所。瓦岗寨山顶还有一个造型奇特的“石人”。“石人”高约3米,面朝西南,宛如观音下凡,旁边几处石柱仿若“仙童”“仙女”。

“瓦岗寨山下有一山洞,据说直通山后汝州境内的蟒川。”67岁的红石崖村村民李丰义说,他小时候在瓦岗寨山下放牛时,试着钻过两次,洞很深,里面黑乎乎的,特别凉,他大约走了20米后便不敢再向前。不过那时候听别人说,如果在洞内放一只鸭,这只鸭能从蟒川境内的蝙蝠洞走出。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洞口已基本被泥石流封堵,当年不少村民曾亲身探幽的山洞,如今几成传说。

除了瓦岗寨和鸡冠山,红石崖村内还有五垛山、九峰山、虎头山、一只蜡和猪头山等。

“据说九峰山是老天爷九女儿下凡所化。”李建林说,猪头山位于红石崖村东北角,山不大,形如猪头。距此不足千米处,小山“一只蜡”平地凸起,形似蜡烛,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B 林深房老古树幽

红石崖村多红石,村民建屋就地取材,这也造就了红石崖村石垄院基皆为红色的独特景观。

由于山高林深,民居多数依山而建,房屋虽不大,但十分严谨,基本都是红石筑墙,青瓦做顶,房顶起脊,看上去威风凛凛,且家家门前有台阶,院内有屏风,临路人家还在院墙上种了仙人掌,以防贼人越墙。眼下正是仙人掌开花的时候,朵朵黄花随风摇曳。

“红石崖村内的建筑多为石墙青瓦,屋顶两端以兽头装饰,蛛丝雕梁,既是对传统风水风俗的传承,也是我国明清时期传统建筑的代表。”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马昶红说。

不过,受城镇化影响,红石崖村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瓦屋镇政府驻红石崖村责任组组长董春武说,因嫌村上交通不便,近年来不少年轻人选择到镇上或者县城买房居住,加上易地搬迁,村子人口减少,显得愈加冷清。

红石崖村东庄村民组70岁的李九长家门前一棵柿子树下,支着一个磨盘。没事时,李九长带着小狗到树下静坐;困时,把身边席子往磨盘上一铺,就地解乏。

李九长说,其实他完全可以随儿女们下山生活,但在这里住惯了,故土难离。

承载着红石崖村沧桑记忆的,还有村民李狮子家东一眼20多米深的老井,木质摇把的辘轳年岁久远,清冽的井水究竟滋养过多少村民,没人说得清楚。

“这井里的水好喝,特别是夏季,井水直冒凉气。”73岁的李狮子说,虽然家中通了自来水,但他们总觉得没有井水好吃,一直到今天,他们仍然从井里取水吃。

红石崖村植被丰富,柿子树尤多,秋天柿子成熟时,放眼望去,红彤彤一片。而最有名的古树,当属“一只蜡”上的一棵树龄为500年的柴橿树和一棵树龄为600年的栓皮栎。2019年8月,这两棵古树被鲁山县林业部门同时挂牌保护。

C 人杰地灵故事多

红石崖村有两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是清代李氏祖茔,另一处是隋代祖始庙遗址。

据传,明朝末期,李氏、郭氏家族先祖在此建房居住,开荒扩土,发展农织,繁衍生息,经过400多年的岁月洗礼,形成了红石崖村现在的面貌。

在村民口中,村子唯一一个举人李自举是他们的骄傲。

“俺们这一门儿人能有今天,多亏了李举人。”李建林说,前辈人讲,他家祖上家境贫寒,无力娶妻,曾在李举人家干活。李举人花钱帮其娶了媳妇并赠贺礼,得此相助,他们这支李姓延续至今。为了报恩,李氏这支族人年年上坟祭拜李举人,一直持续至今。

因年代久远,李举人生卒年代已不可考。其故居在村西北约两公里处,石墙瓦房,依山而建。因年久失修,房屋顶部的五脊六兽已荡然无存,房上瓦片也有所脱落,特别是东西厢房损坏严重。

与村上其他房屋相比,李举人家的房屋显得特别精致,比如房屋门窗全部由青砖镶嵌,房梁和椽子粗壮整齐,就连椽子上方承接泥瓦用的荆笆,都编制得密密麻麻。

“从房屋外观看,这家主人以前生活比较殷实。”李建林说,李举人给他们村竖立了榜样,红石崖村喜欢读书的人很多,截至目前,他们村还有在校博士生2个、本科生9个、大专生12个。

“簸箕岭,红石崖,四十五里虎狼爬,路险山高少人家。”这是旧时童谣里的红石崖。如今,红石崖村修了路,亮了灯,建了农家院,曾经人烟稀少的地方正逐渐热闹起来。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