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克难攻坚 “薯”光在前
斩断穷根 产业开花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20年5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斩断穷根 产业开花

张浩(右)与李涛商量如何拓展鸭蛋销售渠道
 

□本报记者 杨元琪 文/图

“老刘,我在你地里嘞,你这梨树叶子有黄斑,过来看看是咋了。”5月8日下午两点多,市林业局驻叶县常村镇西刘庄村第一书记张浩在村里巡查,看到刘军召种的梨树有病害,赶紧给他打电话商量对策。不到5分钟,刘军召慌慌张张到了地里。“前两天我也发现了,打了药,可效果不明显,正准备给你说哩。”“治病要对症下药,我拍几张照片发到局里,让专家看看到底咋回事。”说罢,张浩掏出了手机……

西刘庄村是已故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刘随伸生前所在村。这个村北接老青山,南临孤石滩水库,全村山林面积4000余亩,森林覆盖率48%,去年底被国家林草局命名为“国家森林乡村”。西刘庄村有223户、850人,辖区总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7亩,人均耕地0.75亩。2017年11月,作为市林业局办公室主任的张浩主动请缨到西刘庄村任第一书记,经过他的努力,西刘庄村贫困发生率由他驻村前的7.3%下降到目前的1%。

贫困户成了致富带头人

刘军召家里有5口人,两个孩子正在上初中,老母亲身体也不太好,靠着几亩薄田勉强糊口,被认定为贫困户。2018年春,张浩向他的派出单位市林业局提出申请,免费为刘军召提供1200株黄金梨苗,鼓励他搞果树种植。种梨3年才能见效益,张浩就让刘军召在梨园里套种花生、西瓜等,同时扶持他建了3个大棚搞食用菌种植。

天有不测风云,去年夏天,刘军召在维修电路时电线短路,造成上半身大面积烧伤,养伤用了快3个月。在刘军召养伤的那段时间,张浩号召村干部们当义工,到梨园干活儿,这更加坚定了刘军召战胜贫困的信心。去年,刘军召开起了“军召农场”,主营林果、食用菌种植和销售。农忙时,他的农场要雇十多个劳动力,其中大部分都是贫困户,每天有五六十元工钱。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了致富带头人,在当地被传作佳话。

鸭蛋成了“金蛋蛋”

“再过几天我准备雇个司机,开着咱的收割机出去挣钱。”贫困户李涛的鸭舍外停着一台崭新的联合收割机,这是去年张浩利用2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为村集体购置的农机设备之一。在方便村民生产的同时,还能为村集体创收。目前,李涛已签订农机设备使用管理合同,每年向村集体上交租金1万元。李涛可以利用收割机出去干活儿挣钱。这还不算啥,李涛还养了一万多只蛋鸭,这才是他们家的“招财鸭”。

前几年,李涛女儿上大学,经济压力很大,他在附近打零工,爱人在家养羊。即便如此,生活还是捉襟见肘。张浩入村后,鼓励李涛养鸭并逐渐扩大规模,在李涛的带领下,已有6户村民开始养鸭,数量达到了3万多只。李涛的女儿去年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跟着父亲养鸭,成了鸭倌。

李涛算了笔账,理想状态下,他家的1万多只鸭每天能产1000多斤鸭蛋,以每斤收购价5块钱计算,刨去4块3毛钱的成本,每斤鸭蛋能挣7毛钱,全年可盈利20余万元。

产业开花助脱贫

西刘庄村东侧山坡上有一排整齐的猪舍,这是张浩多方奔走协调引进的生猪养殖综合基地项目。养殖基地每年为村集体缴纳场租费127万元,项目已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投入运营,为10名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每月工资2000元。

常兴木业有限公司原来是西刘庄村里的一个木材加工作坊,张浩入村后为这个作坊协调办理相关的生产经营手续,现在已成为村里重要的带贫企业,先后选用2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到厂就业,每天工资80元到120元不等,足不出村就能提高家庭收入。另外,为了引导贫困户劳动力外出务工,张浩多次参加市、县组织的招聘会,为贫困户搜集务工招聘信息,鼓励他们“走出去,挣大钱”。截至目前,全村共有77名贫困户在外务工,真正实现了一人务工、全家脱贫。

此外,为加快“乡村林果化”建设步伐,改变管理模式,增加村民和集体收入,今年3月,在张浩的主导下,西刘庄村又新开辟了30亩林果园,实行封闭式统一管理,惠及了7户贫困户。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