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开学啦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亲爱的同学,好久不见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2020年5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亲爱的同学,好久不见
中小学生开启崭新校园生活
◀在新华区光明路小学六一班的教室里,学生们“隔空击掌”。本报记者 李英平 摄
在新华区团结路小学,五(4)班老师用五颜六色的气球棒制作成“一米间隔棒”,让学生佩戴在身上。本报记者 李英平 摄
卫东区豫基实验小学六(3)A班,老师崔鹏超与学生郭沫琦击掌,欢迎大家回到课堂。本报记者 张鹏 摄
昨天,在市实验高中门前,该校外教老师Gerrit(右)引导返校学生测量体温。本报记者 李英平 摄
 

□本报记者 邢晓蕊 傅纪元

“老师,好想你呀!”昨天上午将近8点,新华区实验小学五(3)班班主任李芬芬在班级门口迎来复学的学生们。看到一张张兴奋的小脸,听着久违又熟悉的问候,她激动地张开双臂,在空中给了孩子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当天早晨,小雨初歇,空气清新,我市小学五、六年级和高中一、二年级的学生结束漫长的寒假,满怀新学期的希望,走进久违的校门。

开学有礼 老师殷殷送寄语

昨天早晨7点20分,新华区实验小学六(1)班的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经过设有红外线测温仪的入口,沿着地面上的小脚丫标识向教室走去。

“挺快的,一个班的学生测体温进校大概需要5分钟。”该校校长安耀伟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该校五、六年级学生上午在校上课,下午在家学习。

在该校五(2)班门前,靳恬恬再次测量体温后,把《承诺书》《健康登记表》交给班主任赵珂漫,同时还交上了一份“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手抄报。在开学第一课上,赵珂漫除进行防疫知识、安全教育等,还送给全班学生一条寄语——“愿你们热爱生命的春天,珍惜时间的清晨,学那梅花,争做‘东风第一枝’!”

当天,该校五、六年级的622名学生都收到了老师的新学期寄语。“文明精神,野蛮体魄”,是体育老师毛素锦的寄语;“放勤奋踏实在左、乐观进取在右,勤奋努力,好好学习”,是徐春若老师的寄语;“新学期,新起点,新收获,加油吧孩子”,是张辉老师的寄语……一条条寄语,伴随着满满的爱,让学生们从心底点燃对新学期的美好希冀。

爱心支援 家长送上防疫物资

昨天早晨7点10分,湛河区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开始排队入校。班主任等学生全部到齐后,统一带往教室,现场秩序井然。见到老师后,有的学生恭恭敬敬行队礼,有的学生深深鞠躬,有的学生向老师抱拳问候……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向许久未见的老师表达敬爱与思念之情。

令该校校长吕志锋尤为感动的是,六(9)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一大早把2400个口罩送到校门口,免费赠送给该班学生;五(1)班学生王一鸣的爸爸给该班68名学生每人赠送一瓶免洗洗手液,还给学校老师赠送了98瓶消毒液……

点赞校园 外教助力学生返校

昨天上午,在市实验高中门前,一个身材高大、穿着红马夹、蓝眼睛白皮肤的外国志愿者引起许多家长的注意。他主动帮学生推行李车,提醒大家进校门时测量体温。他就是该校外教老师Gerrit,来自南非,在该校国际班任教近3年。

今年2月10日,Gerrit按照学校要求从南非回来,在学校安排的公寓里开始网上教学。其间,他见证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而作出的努力。“现在我的家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近5000人,今天新增300多例,国内学校全部停课,疫情仍在蔓延,我非常担心。”Gerrit说,他一早就来到学校当志愿者,学校防疫措施非常专业,复学后他会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带给学生知识和快乐。

有点遗憾 不能和同学畅快聊天

“和同学好久不见,真想畅快地聊聊天。可是,只要我们走近一点,老师就会过来提醒我们保持距离。戴着口罩好憋闷,不过,老师说防疫很重要,我们还得注意防护。”开学第一天,韦伦双语学校五年级学生董胤呈高兴之余,还生出些小郁闷。

“你们几个挨得太近了,注意不要扎堆。”该校副校长朱广晔不停在校园转悠,不断提醒学生。他说,相比数天前的九年级学生入学,老师们明显感到小学生管理难度更大,学生就餐、放学等环节都需要进行演练。

“终于见到你了,好兴奋呀!”“大家见了面都很开心,我发现咱班很多同学都长胖了……”该校五年级学生张韵晗和张函睿是一对好朋友,以前在校园里总是手挽着手走路。现在,两个孩子下了课只能间隔一米以上聊天。但是,她们满眼是笑,聊得十分开心。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